部  门
街  镇
  • 索引号
  • 11500102709465059L/2025-00200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城市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07
  • 标题
  • 重庆市涪陵区城市管理局 2024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报告
  • 发文字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涪陵区城市管理局 2024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报告
字 号:

根据《重庆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渝环〔2023〕120号)有关要求,区城市管理局做好生活垃圾管理、绿化建设等相关职责,885生态报表保持A档,现将2024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推进分类先锋建设。印发《关于加强党建统领推进垃圾分类融入现代化网格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试行)》、《重庆市涪陵区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25年涪陵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等文件8个,制定完善工作机制60余个,物业服务、教育、再生资源、旅游、餐饮、运输等行业领域召开工作会11次。以建设市级垃圾分类先锋区为依托,统筹谋划“美丽涪陵 分类先行”垃圾分类工作,创新设计具有涪陵特色的“涪小分”分类宣传大使,引领文化建设、引导习惯养成、拓展应用场景。生态文明治理举措成效得到人民网、新华网、华龙网等媒体平台报道。

二是强化环卫清扫保洁。每天出动35台作业车辆,分别早、晚对全辖区主次干道、人行道、桥梁、公园、广场、商圈、出入城口及火车站、汽车站等路段进行循环冲洗。对辖区内工地出入口带泥上路的污染进行冲洗;对未硬化的临时停车点、车辆出入带泥上路的污染进行冲洗,确保道路环境卫生达到标准,加强人工冲洗做到精细化保洁工作,清扫保洁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道路机扫率达到90%以上。加快推进厨余垃圾分拣线建设,现可研已经完成编制并经过专家评审。

三是加强水域清漂工作。强化长江、乌江次级河流日常巡查工作,加大河流水面漂浮物清理,确保河流水面无浮萍、水藻聚集现象。累计出动清漂船舶4289艘次,作业人员22570人次,清理水域垃圾15414吨,消落区垃圾159.8吨。    

四是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全覆盖。2024年以来,全区农村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共计500余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扫除共计900余次,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数量约14.58万吨,村社级领导小组累计召开会议400余次,及时研究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相关问题。

五是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组织第三届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垃圾分类齐参与‘无废城市’共创建”主题展、“学雷锋・创先锋”暨2025年应征入伍季垃圾分类“进军营”宣传活动、“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分类新风尚,城市‘绿’能量”宣传活动等各类活动,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商超、进宾馆、进窗口、进军营等“九进”活动10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0万份,积极宣传建筑垃圾、废弃食用油脂规范处置等政策、法律法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4年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工作实际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资金紧缺,随着江南城区城市建设的日益成熟,可用于园林绿化建设的用地资源日趋紧张,绿化建设费用日益紧张;二是城市、农村环卫车辆老化严重,车辆运行迟缓,管护经费提高,环卫管理难度增大,影响日常作业效率和质量。三是“两网融合”精细化管理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贯彻落实“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为契机,高质量、高水平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服务效能。一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包装,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债券、市级资金等各类资金,科学推进城市公园开放共享、街头绿地提质、增花添彩等工作,持续推进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编制,踏水桥口袋公园建设等工程,巩固现有绿化成果,强化数字赋能,推进环卫设施更新。二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两网融合”。健全可回收物与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网络,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可回收物设施建设和运营,创新回收企业与物业、环卫作业单位、社会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合作机制,构建规范有序的回收利用产业链。三是完善监督评价制度,强化日常监管,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要求,提高环卫作业质量、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以及垃圾分类先锋建设回头看工作,助力城市现代化治理和美丽涪陵建设,努力让市民生活更舒心、更方便、更满意。



重庆市涪陵区城市管理局    

2025年7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