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 索引号
  • 115001027907140586/2025-00007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国资委
  • 成文日期
  • 2025-10-24
  • 标题
  • 区国资委2024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报告
  • 发文字号
  • 有 效 性

区国资委2024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报告
字 号:

根据《重庆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渝环〔2023〕120号)有关要求,现将2024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监督问责,压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

区国资委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相结合,委领导班子每季度、重要时间节点带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督查。针对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涪陵区焦石镇悦来社区 1 组居民生活污水及养殖场污水直排麻溪河导致水质污染,群众曾通过 12345 热线反映但未得到有效处理”问题,我委第一时间督促相关企业整改,推动焦石镇悦来村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加快实施,该工程已于2024年12月建成投用,有效解决了区域污水直排问题。

   (二)聚焦重点领域,提升生态治理实效

一是筑牢长江流域水生态屏障。以长江涪陵段及支流为重点,统筹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与管网配套工程,2024年累计处理城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3714.52万立方米,出水水质达标排放。二是构建固废全链条处置体系。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模式,全年累计转运处置农村生活垃圾5.2万吨;严格落实医疗废物闭环管理要求,规范收运处置医疗机构废弃物1000吨。三是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投入资金37万元升级区属国企重庆清源环境监测有限公司检测设备,为精准治污提供数据支撑。全年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乡镇环保设施等提供检测报告190余份,有效助力生态环境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转变。

   (三)紧扣绿色转型,推进重点任务落地

针对涪陵全区污泥、榨菜皮、中药渣等有机固废年产量超 10 万吨、传统处置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区国资委统筹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创新引入环保技术龙头企业宁波开诚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投资 + 运营”市场化合作模式,实施涪陵区污泥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该项目占地28.63亩,总投资5500万元,设计日处置能力250吨,可同步消纳榨菜加工废料、中药渣等有机废弃物,通过高温厌氧发酵工艺生产生物天然气和有机肥料,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目标。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划2025年7月中旬启动单机调试,投产后将有效破解涪陵有机固废处置难题,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二、存在问题

涪陵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稳定达标排放问题。部分设施使用已超十年,设备老化严重,且仍采用人工湿地这一较落后工艺。加之水泵、曝气系统等核心设备频繁故障,维修成本高、周期长,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佳,水质难以稳定达标。这不仅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也给乡镇居民用水安全埋下潜在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考核问责。将生态环保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压实生态环保责任。

   (二)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设施技术改造。督促有关企业排查梳理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在设备运行、工艺适配、运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建立问题清单,针对性制定技改方案。更换老化水泵、曝气系统等核心设备,淘汰人工湿地等低效工艺,提升污水净化效能和运行稳定性,确保出水水质持续达标。

涪陵区国资委将持续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国资国企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为建设“山水涪陵・美丽家园”贡献国资力量。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