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涪陵页岩气田白涛集输站,会发现以往高处燃烧的“火炬”不见了,原来是涪陵页岩气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将集输站原本放空燃烧的天然气回收,每天可减少天然气燃烧1500-2000立方米,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白涛集输站日脱水能力为1650万立方米,其工作原理是运用三甘醇脱水橇去除天然气中的水份,确保水露点合格再外销。
而天然气在脱水过程中,一部分天然气留在三甘醇溶液中,需要通过闪蒸罐,让溶解在三甘醇溶液里的天然气经过闪蒸罐析出,称为闪蒸气,闪蒸气每天产生量为4000立方米左右,一部分闪蒸气回用于站内重沸器的燃烧,日消耗量为2000-2500立方米,其余的1500-2000立方米天然气只能通过放空系统,采取“火炬”燃烧办法,也就是对设备和管线里的天然气及时放空燃烧。
“这样可以防止管线和设备憋压,确保集输站安全运行,但余气没有实现充分回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周边环境也有影响。”涪陵页岩气公司采气运维管理部主任向前告诉记者。
为确保天然气“颗粒归仓”,最大限度降低碳排放,技术人员想了很多办法,他们首先考虑采取增压方式,将天然气通过压缩机增压,再返输回处理装置,实现放空天然气循环利用,但需要投入200多万元。
还有没有更优秀的解决方案呢?技术人员继续琢磨,他们发现天然气闪蒸罐日常运行压力为0.3兆帕,与外销单位——重庆四合燃气公司的燃气管线压力相匹配,闪蒸出来的多余天然气可以进入该公司的输气管线。
经过和重庆四合燃气公司充分沟通协商,技术人员优化工艺,通过新建低压管线,将白涛集输站放空气输入地方低压管网,每天可减少天然气放空燃烧1500-2000立方米,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96吨,既保护了周边环境,每年还能创造经济效益百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