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 索引号
  • 11500102008670359Q/2020-00017
  • 主题分类
  • 卫生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交通运输委员会
  • 成文日期
  • 2020-04-30
  • 标题
  • 重庆市涪陵区交通局关于印发涪陵区交通系统2020年病媒生物防制用药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涪交发〔2020〕147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涪陵区交通局关于印发涪陵区交通系统2020年病媒生物防制用药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 号:

局属各单位、中渝驻涪相关单位、局机关办公室:

    现将《涪陵区交通系统2020年病媒生物防制用药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扎实开展相关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交通局

                     2020年4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涪陵区交通系统2020年病媒生物防制

用药实施方案


根据全国爱卫会颁发的《灭鼠、蚊、蝇、蟑螂标准》《灭鼠、蚊、蝇、蟑螂考核鉴定办法》和《重庆市预防和控制四害管理规定》,科学的预防和控制“四害”,规范制药,确保建成区鼠、蚊、蝇、蟑螂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防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结合交通系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用药原则

以安全、有效、环境友好和使用方便为原则。

二、质量要求

   (一)各单位签定专业化防制范围用药:蚊、蝇、蟑螂防制设施设备、杀虫剂、陶瓷毒饵盒等药品全部由专业公司和物业公司提供,毒饵站的建立、投放与维护全部由专业公司和物业公司全部提供,且专业公司和物业公司须按市病媒协会及市疾控筛选推荐要求采购药品。

   (二)各单位用药:聘请已备案的专业化防制公司和物业公司进行消杀,专业公司用药须按重庆市病媒生物防制协会要求采购药品、器械。自行消杀的系统各单位鼠药由涪陵区爱卫办向市病媒协会及市疾控筛选推荐的厂家采购。禁止私自采购用药。

三、药剂选择

   (一)选用的杀鼠剂、杀虫剂必须具有国家“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许可批件、农药标准)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杀鼠剂、杀虫剂。

   (二)根据有害生物特性合理选用药物。有害生物种类多、分布广。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中有害生物的优势种群、行为习性、生理生态类型,以及对杀灭药物的敏感性、耐药力都可能不同。因此,要依据特定环境调查的结果,结合当地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选择相应的药物。

   (三)选用适宜的剂型,采用合适的施药方法,药物剂型和施药方法应根据有害生物的习性、靶区域的环境特点和要求等谨慎选择,力求做到剂型和施药方法、施药器械相得益彰,充分发挥药物的特性。如油污多的操作间,可用乳油进行滞留喷洒防制蟑螂,而较整洁卫生的房间,可用悬浮剂滞留喷洒等。

   (四)根据服务区域的生态环境、鼠虫害种群及季节消长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选用适合本服务区域杀灭的杀鼠剂、杀虫剂;同时根据有害生物的活动规律,选择其活动高峰和生理敏感时段用药。

   (五)确定用药的合理浓度和用药量,施药浓度是决定药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说来,浓度越高,用量越大,药效越好,但一旦超过限度,药效并不随浓度的提高和药量的加大而增加,用药浓度过高,药量过大,将造成经济上的浪费、环境污染,并增加药剂选择压力,使害虫产生抗性。同时也会增加施药人员中毒的危险。施药浓度过低、用量过小,则不能达到防制效。因此,应严格按照各种药剂的使用规定,掌握好用药量和施药浓度。尽量避免与减少药物对环境的污染。

   (六)药物的合理轮用和混用在某一区域长期使用一种药物防制某一种害虫,容易使害虫产生抗性,轮换使用性能相似而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提高防制效果,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但不能盲目混用,否则将造成浪费、降低药效,还可引起人、畜中毒。

   (七)注意环境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同一药物防制同一害虫,在不同地区环境条件下,药效会不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影响药效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光照、雨水、风以及防制区域(部位)的害虫生存条件(如食物、水、活动场所等)。

四、药剂使用操作技术要点

   (一)灭鼠

1.提倡用慢性毒饵鼠药及安全环保的新型鼠药,禁止使用急性剧毒鼠药。

2.慢性鼠药分为第一代抗凝灭鼠剂和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建议用第二代抗凝灭鼠剂,如溴敌隆、大隆、胆钙化醇(维生素D3)。

3.慢性鼠药投放原则。首先是大面积同时开展;第二是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药物,室内外同步进行;第三断粮、断水(垃圾、食品中和水源管理);第三投放次数: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可第1、3、5天隔日投放3次(鼠死高峰期3-6天)。,

4.毒饵投放地点及要求。老鼠经常活动的地方是投饵重点:鼠洞附近、鼠道、食品库房、下水道、生活垃圾堆、排水沟等处。定时补充:保持有足够的毒饵供鼠取食,是搞凝血灭鼠剂毒饵有效灭鼠的关键。投药后要及时检查补充,吃多少补多少,吃光加倍。一般鼠死亡高峰在投药后5-7天。注意安全:室内外环境都最好选用毒饵盒投饵,或放在简易投饵容器中,远离食品和水源,加强宣传和对小孩、宠物的管理,避免中毒。

5.投饵规划。

   (1)管房小区、办公楼院、职工食堂。室内每15平方米房间投放毒饵1-2处,每处20g-30g;外环境沿墙根每隔20m设毒饵盒并投放毒饵,每处20g;见鼠洞和鼠粪的地方以及堆放杂物的地方增投1堆,每堆约为30g;二楼以上,只对有鼠户投放毒饵;高层建筑内可沿墙基放置粘鼠板;仓库等大型房间每5-10米投放一堆(毒饵站设置间距根据具体情况和鼠密度高低设置,因地制宜)。

   (2)单位花园、绿地、垃圾收集点、院坝和火车站、汽车站、公交首末站、公交保养场。每亩等距离投放毒饵20-30堆,每堆15g。也根据地形按洞口投饵,条带投饵、等距离投饵、均匀投饵,每堆20-30 g,5-10米远一堆(毒饵站设置间距根据具体情况和鼠密度高低设置,因地制宜)。室外不能用膨化颗粒毒饵,易受潮霉变失效;宜用原粮毒饵如小麦、谷子等(必须投放在毒饵盒内)。

   (3)各单位下水道、排水沟、窨井。可吊放蜡块毒饵。

6.使用毒饵注意事项。毒药及其毒饵的保管、分发及回收,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在毒饵投放前,要关养好家禽家畜,防止误食中毒;投放毒饵前,要加强宣传教育,避免人为误食中毒;投放鼠药时,要设立警示标志,避名儿童老人等误食中毒;要戴手套或用工具投放,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毒饵;毒饵投放后7天左右,要及时搜集死鼠,并和剩余毒饵一并挖土深埋或焚烧;在投饵过程中不要吸烟,吃东西,也不要用手随意去擦嘴、揉眼、防止中毒;工作完毕要及时洗手洗脸,及时打扫场地;如发生人员中毒,必须立即就医,维生素K1为其有效解毒剂。

   (二)灭蟑

各单位现场灭蟑操作实施时,对施工现场的勘查非常重要,根据勘察结果,选择对应的药剂有效成分,药物投放到位,同时采取经常性与突击性的方式,有效杀灭蟑螂成虫和活卵鞘。

1.毒饵诱杀:在蟑螂栖息的表面,重点是行走沿线,施放胶饵。每点0.1g,约火柴头大小,间隔15-50cm。

胶饵重点施放区域:水源附近,如洗理台、下水道、水管等;食源附近,包括壁橱、操作台、放置食物的纸箱、垃圾处理箱等;热源附近,包括发热的电源,如冰箱、电线、冬季的灶台、暖气片、热水箱、自助餐台等;缝隙,如橱柜、墙壁、电线盒等裂缝及接口处,桌、柜、案、台、装饰条、挂件的接缝处。

施药程序:首次施工应全面施药,施药量应占计划总药量的50%;7-15天后进行第二次施工,全面检查、重点区域补药,本次施工用药量应为计划施放总量的20%;后续巩固施工重点是检测虫情,点状重点部位补药,以控制入侵蟑螂或孵化出的若虫。

胶饵施用注意事项:避免高温区或阳光直射区,避免胶饵接触化学药物或直接接触水源,不要将滞留喷洒药物覆盖在胶饵表面或周围。

2.滞留喷洒: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喷洒。操作要点如下:

   (1)滞留喷洒是将长效杀虫剂喷洒到靶标害虫经常活动的区域,药液晾干后,会在喷洒表面形成一层药膜,害虫接触到杀虫剂药膜而触杀死亡。

   (2)室内滞留喷洒靶标害虫一般是蟑螂或蚊蝇,首先确定目标害虫栖息区域,划定滞留喷洒范围。

   (3)药械准备。可湿性粉剂、胶悬剂和微胶囊剂是三种适合进行滞留性喷洒的杀虫剂剂型。进行滞留性喷洒一般使用肩负式手动储压式喷雾器,并将喷头换成扇形喷头。在开始喷洒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不良设备可能导致控制效果不佳或超量用药。

   (4)施用浓度计算。仔细阅读杀虫剂标签,一般厂家会有一个药液稀释推荐范围。通常在光滑不吸水的表面施药,稀释倍数低(浓度高)。粗糙吸水表面,稀释倍数低高(浓度低)。

   (5)安全防护。杀虫剂主要通过皮肤、肺和嘴吸收。根据杀虫剂产品标识上的安全警示,必须穿着特别的防护用品,并做好环境准备。

3.烟雾熏杀:可选用杀蟑烟剂(片)熏杀,垃圾道、下水道等较大、较密闭场所采用热烟雾发生器施药,物理防制;食堂、厨房和操作间是蟑螂聚集的场所,可用开水直接浇灌缝洞烫杀其中蟑螂和卵鞘;宾馆、饭店等不适合用杀虫剂的高档场所可用粘蟑纸诱杀。

   (三)灭蚊

1.灭蚊要牢记是采取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一切积水都可能成为蚊的孳生场所,在开展灭蚊工作前,首先对本地区各类型水体蚊虫孳生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孳生地类型提出环境治理的整改意见。

2.灭蚊幼,在可能孳生蚊虫又暂时不能清除的积水中每月投放一次长效灭蚊幼剂,如1%安备砂粒剂1g/m2或0.5%吡丙醚颗粒剂2g/m2等,记录投放点和投放药量。

3.杀灭成蚊,在外环境蚊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植物枝叶向下背阴表面;药剂喷洒在植物枝叶向下背阴表面可免受日晒雨淋,降解较慢,可以维持较长药效;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稀释至7.5毫克/升,在建筑物周围的灌木、草坪、树干、观赏花木等植被表面喷洒杀虫剂。处理部位是植被5米以下区域,重点叶子向下表面。重点处理树干、灌木、茂盛的草坪和建筑背阴部位(此类区域是蚊虫主要停歇部位)。

   (四)灭蝇

1.灭蝇幼药剂使用5%吡丙醚颗粒剂,直接将药剂撒施于所需处理的水面或蚊蝇孳生地。蝇类的幼虫阶段一般比较集中,有些种类也比较暴露,易于发现和用药。一龄幼虫对药剂很敏感,但发育期短,体小不易发现,而在二龄和三龄初期施药最好,三龄末期杀灭效果较差。注意事项:

   (1)悬浮剂或微胶囊剂灭制,应用常量或高容量喷雾器。喷洒时要选择雾滴为粗雾型且喷雾均匀的喷雾器,喷洒时要不时变换地方,确保药液胶均匀地喷洒在整个滋生地上。

   (2)灭苍蝇幼虫时,尽量使蝇蛆充分暴露,以提高药效。在喷洒前,可在滋生物上先进行挖掘,使蝇蛆充分暴露后,再进行喷洒,可提高防制效率。在对粪池进行喷洒时,如蝇蛆藏在粪皮下,要揭开粪皮,使蝇蛆充分暴露再喷洒,可明显提高效果。

   (3)对于干燥、固体状滋生物,应能够湿润滋生物表面10cm-15cm,一般喷量为0.5L/m2-5L/m2;液体状滋生物喷洒应该提高浓度,减少喷洒量。

   (4)繁殖盛期每周喷洒2次,春秋季每周1次,或根据滋生物被覆盖状况增加喷洒频次。

2.药物速效灭蝇:用杀虫药械在短时间内(20分钟)杀灭室内外环境的苍蝇,多用于突击灭蝇的现场处理。主要是空间喷雾。包括超低容量喷雾和热烟雾喷雾。特点是作用快、用量少、无持效。

3.毒饵灭蝇是将胃毒作用强的杀虫剂掺入蝇类所喜食的诱饵(如蔗糖、糖蜜、腐鱼等)中。适用于成蝇聚集处。毒饵是简便、经济、速效、易行的蝇类防制方法。一般可在数小时之内出现奇迹般的效果。采用灭蝇颗粒毒饵。毒饵结合缓释剂型,建立持久性毒饵点,更可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颗粒剂毒饵置于容器中,6g/10m2-25g/10m2,每1-2周补充或更换1次;液体毒饵置于盛期内,200mL/10-400,每7天补充或更换1次。

五、器械准备(建议)

六、安全事项

   (一)所用药品保存应在干燥、通风、阴凉处,设有专人保管,且不宜让儿童接触到。

   (二)施药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配齐口罩、眼镜、卫生帽、防护服等。

   (三)工作期间要随时用肥皂洗手,严禁吸烟,药品包装物集中处理,不可乱丢。

   (四)药物中毒时,应及时就医,讲明所用药品种类,以便对症治疗。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