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 索引号
  • 115001020086702015/2021-00051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教委
  • 成文日期
  • 2014-03-19
  • 标题
  • 重庆市涪陵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报告
  • 发文字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涪陵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报告
字 号: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自评得分94分,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评得分98分,全区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均值分别为0.5439、0.5272,公众满意度高于90%,已经达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标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滨长江、扼乌江,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以“巴国故都”、“易文化发祥地”、“榨菜之乡”和享有“水下碑林”之称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题刻闻名于世,全区幅员面积2946平方公里,下辖1个新区、3个工业园区、26个乡镇街道,总人口117万。全区有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7所,其中小学9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独立初中35所(含石泉小学附属初中班)、完全中学初中部5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95440人,其中小学生66076人,初中生29364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职教职工6887人,专任教师6383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3727人,初中专任教师2656人。

二、主要工作及经验

   (一)坚持优先发展,强化政府职责

1. 坚持措施优先。2007年,我区“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建设“三区一城、幸福涪陵”的基础工程,出台了涪陵教育“1+5”发展意见,建立了党政一把手抓教育、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学校和教育表彰奖励制度,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实现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会,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问题;区人大、区政协经常深入教育系统抓调研、提意见、促整改;区级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认真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积极为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形成了“内外联动、齐抓共管”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格局。

2. 坚持布局优先。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 结合“三区一城”建设和区域人口变动、城镇化进程等新情况,区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涪陵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出台了配套中小学与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政策,先后规划新建中小学校13所,新增学位2.1万个,有效缓解了城乡中小学校入学难问题。目前,全区147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小学、初中生均校地面积分别为19.7、25.8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分别为9.70、13.78平方米。2013年,全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100%,巩固率分别为99.94%、98.67%。

3. 坚持投入优先。我区把大幅增加教育投入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全面落实财政拨款政策。2011年—2013年,全区教育经费总收入分别为120005.7万元、160648.5万元、203446.9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100872.2万元、117995.3万元、154545.1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含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支出比例分别为26.86%、28.51%、33.01%;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5048.65元、6187.34元、7189.39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5831.46元、7375.19元、8532.49元;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985.51元、1253.73元、1666.73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1248.39元、1804.01元、2100.53元,全面实现“三个增长”和“一个比例”。二是积极开辟多元融资渠道。2011年-2013年,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9885万元、12589万元、14221万元,足额征收城市建设配套费用于教育部分390万元、410万元、430万元,均全额用于教育。三是创新教育经费管理机制。成立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创新特色专户管理、结构比例管理、分月用款计划管理等工作机制,落实“校财委管校用”,严控学校新增债务,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4. 坚持督导引领。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部门、乡镇(街道)责任、监督、问责机制,坚持把教育工作纳入部门、乡镇(街道)社会经济年度目标考核,按2%的权重计入其单位成绩,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均衡发展。不断强化教育督导督政、督学、质量监测职能,不断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任命专职督学6名、聘任兼职督学70名,成立片区教育督导办公室6个、督学责任区14个,在87所科级以上学校均设立了督导工作室,在185所中小学、三级以上幼儿园建立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构建了区、片区、责任区、学校“四位一体”的教育督导工作网络。率先在全市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科学实施均衡发展质量监测,引导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条件达标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2010年以来,投入6834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102所,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二是农村初中学校改造工程。2007年以来,投入4661万元,改建学校15所、新建校舍4.7万平方米,农村初中学校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三是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12年以来,投入5571万元,新建寄宿制学校11所,保障了5200名学生寄读需要,实现了农村中心校及其以上学校寄宿制全覆盖。四是食堂饮水改造工程。2007年以来,投入中小学校改水项目资金143万元,解决了73所学校、3.2万名师生的饮水难题;投入食堂建设资金2120万元,新建、改扩建食堂1.3万平方米,解决了46所中小学校无就餐条件问题。五是塑胶运动场地建设工程。2008年以来,投入9000余万元,建成塑胶运动场41片,受益学生5.2万人。六是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投入480万元,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整体迁建,为残疾学生康复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七是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工程。2012年以来,投入资金1.5亿元,新建、改建城区中小学校6所,惠及1.1万名新进城区学生入学,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八是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2012年以来,投入资金1528万元,加固改造C级危房0.95万平方米、改扩建校舍3.06万平方米。九是“六大功能教室”建设工程。2012年以来,投入资金2200万元,新建音、体、美、卫生、劳技、综合实践六大功能室452间,学校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十是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工程。2011年以来,投入资金7300万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成率达100%,中小学校园网覆盖率达100%,远程教育“班班通”覆盖率达100%,百生计算机台数小学、初中分别为9.3台、10.2台。通过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截止2013年底,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合格率达92.26%,小学、初中生均教学设备值分别达到904.4元和1375.1元。

   (三)强化政策措施,优化师资配置

1. 强化师资补充。坚持“双选”与“公选”并举,近三年新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208人,实配教职工达到占市编委下达编制总数的99.4%。实施中小学特色学科教师配备计划,重点补充农村学校音、体、美等紧缺学科岗位,全区音乐、体育、美术、科技、劳技、信息技术学科专职教师配套率达95%以上。认真落实教师岗位结构比例,2012年以来使用特设岗位379个,有效解决了已评未聘问题,小学、初中教师岗位结构符合要求的学校比例分别达到97.2%、97.9%。

2. 强化培训提高。创新干部培训制度,在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干部培训基地,每年选送110名校长参加高级研修。坚持国培、市培、区培有机结合,在保证教师培训费占教师工资总额1.5%的基础上,财政每年投入280万元实行教师免费培训,教师年均集中培训比例达34.86%,年均培训时间达80学时以上,城乡校长、教师培训机会基本均等。强化教师学历提升,小学教师高于规定学历的比例达到85%以上的占小学总数的98.1%,初中教师高于规定学历的比例达到80%以上的占初中总数的100%。扎实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十百千万”活动,教师素质和敬业精神得到了极大提升。

3. 强化交流带动。出台《涪陵区中小学领导干部及教师交流工作指导意见》,建立起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任教制度,2013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校级干部、教师交流面分别达到10.1%、5.6%,其中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交流比例占交流教师总数的32.7%。规定城镇中小学晋升高级职务、评优评先必须具备相应农村任教经历,吸引和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从教。定期组织城乡教师同台比武、相互提高,达成城乡教学理念、方法、成果共识,为农村学校发展增添活力。

4. 强化激励机制。建立教师关爱制度,为全体教职工购买校方责任险,每两年组织一次教职工免费体检,并先后出台了全额兑现农村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设立边远农村学校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教师队伍梯级培养工程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四)关注公平惠民,关爱弱势群体

1. 关注农村学校。一是坚持经费倾斜。建立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校长特别工作基金,每年安排77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21所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开展师资培训、改善办学条件,以此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集团、合并、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努力提升薄弱学校办学品质。全区3所学校组建为教育集团、6所学校合并办学、14所城区优质学校与14农村薄弱学校合作办学、乡镇区域内34所优质学校与35所薄弱学校合作办学,以此促进城乡教育、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打造网络平台。积极打造全区联网的城乡教育信息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农村学校,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2. 关注教育平等。一是特殊教育全覆盖。切实保障残障儿童受教育权利,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普通学生5倍标准执行。全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0%以上,其他残疾儿童实现了随班就读。二是贫困学生全资助。在落实“两免一补”的基础上,2012年秋季起,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免费提供初中学生教辅资料。同时,将小学、初中贫困生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生每年1000元和1250元,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三是务工子女全接纳。确定12所城区学校为农民工子女指定就读学校,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落实“同城同等待遇”,实现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应读尽读。四是留守儿童全关爱。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制度,探索出以思想品德教育、心理情感教育、学习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体质健康教育、寄宿制和代理家长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留守儿童“5+2”教育培养模式。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3所、“留守儿童成长家园”416个、视频聊天室158间、心理辅导室113间,基本实现了“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的目标。

3. 关注学生营养。推进食堂改革,强化食堂管理,确保学生食堂就餐安全、营养。每年投入4000余万元,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免费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行课间提供一盒牛奶、一个营养鸡蛋,为贫困学生提供一顿爱心午餐,元旦、五一、端午、国庆、中秋、春节“六个节日”免费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提供一份时令食品,提高了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五)推动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1. 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重点加强学生理想信念、公民责任、心理健康、法制安全、勤俭节约和行为习惯养成等教育。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中国梦”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坚持减负提质。将“减负提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质量均衡的重要举措,先后制定了“减负提质”实施方案,在规范课程、规范课时计划、规范早晚自习的基础上,扎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建设,并通过教育专项督导,促进“双十规定”落地生根。

3. 坚持推进课改。2012年,启动实施《涪陵区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优化教学环境和内容、转变教法和学法,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推出了《涪陵区中小学生实践大课堂1+5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以“实践大课堂”为重点,以科技、阅读、演讲、书法、英语等教育为抓手的“1+5”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坚持特色发展。秉承以特色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吃上“肯德基”的理念。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形成 “一校一品和多品”的办学特色,建成特色学校96所。实施“体育、艺术、科技2+2”特色项目,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科技、英语、综合实践等课程辅助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3年,全区中小学生参加市级以上体育、艺术、科技比赛,获金牌或一等奖95个、银牌或二等奖128个、铜牌或三等奖182个,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分别为98.5%、96.5%,小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分别为99.17%、99.1%。

5. 坚持规范办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和“三落实、五统一、八严禁”收费政策,严禁同一城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借读生,将“禁止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乱收费,一律不得收取择校费”作为一条政策“红线”,从源头严控择校,杜绝乱收费现象。积极改革招生办法,将优质高中70%以上的指令性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辖区内初中学校,有效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基本实现了入学机会均等。

三、下步工作打算

涪陵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虽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江南城区学校布局、学位数量等受历史局限,加之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江南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部分学校存在超规模运行和大班额现象,以致这些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体育场馆面积偏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需要;城乡学校之间管理水平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今后,涪陵区将进一步加大统筹发展力度,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切实加快李渡新区开发配套学校建设,全面落实已规未建学校建设,增加入学席位,缓解江南城区入学压力。

第二,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重点预测未来一个时期城市流动人口趋势和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需求,提前做好有效应对,解决大班额现象。

第三,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全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教育质量均衡。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