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候方显担当,抗击疫情绝不缺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歼灭战中,他们听从安排、逆行而上,充分发挥民政人的硬核担当,以“舍我其谁”的勇毅果敢,同心战“疫”,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实行社会面管控之前,他是第一批主动申请下沉基层一线,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党员志愿者。他叫随涪安,是涪陵区殡葬管理所的一名老党员,还有几个月,他就要光荣退休了。当建涪社区把工作内容交到他手中的时候,面对10名志愿者需要在3天时间里完成30栋楼1.2万人的调查任务时,他没有抱怨、没有打退堂鼓。他安抚好大家的情绪,分析研究出解决方案,在大家一致同意后,定人定楼定任务定要求。他率先实地入户登记,核实每户家庭成员核酸检测情况、有无区外返涪人员、有无民政对象和特殊疾病人员等基础信息,叮嘱他们做好自身防户,尽量减少外出,及时向社区报备异常情况。对未能入户的“漏网之鱼”,他则通过电话核查的方式了解掌握排查情况,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当启动社会面管控时,他主动请缨,再一次下沉社区。在小区核酸采集点,你总能看到这样一位两鬓斑白、臂戴袖章的志愿者身影,“请大家戴好口罩、排好队、拉开1米距离、提前点开渝康码……”。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半点犹豫,他做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从“初”到“始”,他毅然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战“疫”夫妻的“疫”路同行。他们是党员、是夫妻,更是战友。他叫杨洋,是涪陵区民政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委员、社会事务科科长,她叫吴菊,是涪陵区殡葬管理所三级主任科员。11月14日,在交接完政务值班后,他们顾不上回家洗漱,就匆匆赶到所在社区,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
他们的工作任务是守住辖区便民菜市场入口,严格核查进入人员的“两码一报告”。吴菊心细,杨洋会过日子,所以夫妻俩商定,由吴菊负责把守入口,杨洋负责代购。每天吴菊仔细核查进入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阴性检测报告,提醒市民戴好口罩有序进入,耐心演示教会老人扫行程码。杨洋则负责帮助进不了菜市场的老人采购蔬菜。每当老人有需求时,杨洋总会详细了解需要采购菜品的种类、数量、市场价格,然后进入市场挑选最新鲜的蔬菜,反复讨价还价。因此他总能以同等的价格甚至低于市场价格购买到老人想要的蔬菜。
虽然工作总体顺利,但在做“入口将军”的这几天里,吴菊同志也受了一些委屈。委屈往往集中在她拒绝将无法提供有效防疫证明的人员放行,即便多数人能够及时劝离,但仍有个别素质不高的市民不听解释、自以为是,甚至对她进行辱骂诋毁。“苦点累点没有关系,但被人误解就让人很难过了”,每当这时,看着眼泪巴巴的妻子,杨洋总是安慰着她:“就把委屈当成一种历练吧。你受到的委屈成就了大家的安全,你是最棒的!
小身体蕴含大能量。别看她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但在雄鹰大厦的居民眼里,她可是一个“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她仿佛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气,每天除了“叫门服务”外,还自发上下楼梯10余趟,帮助年老体弱的居民运送物品。她叫冉浪,涪陵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的一名聘用人员。在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她的任务就是每天通知大厦里的居民在规定的时间内下楼做核酸检测,然后维持秩序。
雄鹰大厦是一个老旧小区,没有安装电梯,有10层楼高。当看到外出采购归来的老人手里拎着满满当当的菜和日常用品,步履蹒跚地拉着扶楼艰难行走时,她主动上前帮助他送“物”回家。“我家住9楼哟,难得爬哟,你得行不?当老人看到眼前瘦小的她时,难免会担忧和疑虑。“爷爷,我力气大着呢,您就放心吧!”。话一落地,她就拎起老人家放在地上的物品,大步流星地往前走。然而,慢慢地越往后,手里的物品就越发显得沉重,手臂也越来越酸软和麻木,她就不断心里为自己加油鼓劲,“快到了,咬咬牙挺住!”。当终于到达老人的家门口时,老人激动地说“家里就我和老伴,如果不是你,我真不晓得要好久才能把这些东西搬回来,谢谢你,累坏了吧!”,“ 我家里也有爷爷婆婆,我出一份力,是希望他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被施予援手。”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疫情之下,没有旁观者。他们是平凡的普通人,关键时刻,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向“疫”前行。他们挺身而出、全力以赴,他们无所畏惧、不辞辛苦。微炬成光,他们用爱和实际行动,汇聚成民政战“疫”的不平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