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涪陵区智能法律机器人集中发放仪式上,一排排放置于桌面的机器人“小牛”被发放到各乡镇街道代表手中。届时群众可以通过人机互动形式,向机器人咨询相关法律问题,享受到优质法律服务,使公共法律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此次投放的智能法律咨询机器人“小牛”,是中国首款具有“类脑”的人工智能法律机器人,以先进的人工智能类脑算法模型为核心,深入融合区块链、知识图谱、法律语义识别、大数据智能化分析等技术,通过模拟法官和律师思维,以多轮语音会话方式,查明案件法律事实,并根据法律规定及运算规则,免费一键生成打印精准、专业、具有个案指导性的法律咨询意见书。内容包括婚姻、继承、劳动争议、工伤赔偿、房屋买卖、交通事故、物业纠纷、刑事犯罪以及农村土地房屋征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诸多方面。
在发放仪式上,共向各乡镇街道发放了智能法律机器人92台,剩余28台将陆续发放。智能法律机器人的投用是弥补目前法律专业人员不足、基层农村法治资源欠缺的具体举措,是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延伸补充,是便民利民为民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既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所、有关部门和调解员的好助手,又是有效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的好帮手,也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涪陵区司法局局长王业平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涪陵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推进全区公共法律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专业、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