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 索引号
  • 11500102008670463W/2023-00007
  • 主题分类
  • 审计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审计局
  • 成文日期
  • 2023-10-26
  • 标题
  • 关于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
  • 发文字号
  • 有 效 性

关于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
字 号: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复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区审计机关按照区委审计委员和市审计局工作安排,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依法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着力打造经济监督“特种部队”和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审计服务发展的精准性、权威性、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全年累计审计49个单位29个项目,督促上缴或归还财政资金6600万元,有效节约政府投资1.7亿元,发现和移交重大线索18条,推动健全完善相关制度36项,为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涪陵新篇章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聚焦稳进增效,落实重大决策服务高质量发展。财税质量进一步提高,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03亿元,居全市区县第4,同比增长2.6%,高于全市5.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48.14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80.2%。2023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8%。落地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助企纾困减税降费10.8亿元,安排资金10.8亿元助力产业科创高地建设。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资金22.4亿元,助力稳增长促投资。

——聚焦除险清患,统筹发展和安全稳住基本盘。积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1.5亿元,其中行政公用经费压减10%。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债务风险等级顺利保“橙”。着力保障公共安全和粮食安全,投入5298万元用于抗旱救灾工作,投入1.5亿元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3.5万亩、改造2.5万亩。

——聚焦惠民有感,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加大重点民生保障力度,社保、医疗、教育等支出保持增长势头,分别增加9.27%、6.69%、16.5%;统筹调度各类资金1.95亿元保障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推动保交楼项目交付住宅2818套、完成交付任务的89%。开展就业困难人员专项帮扶,对困难行业企业实施社保费缓缴,阶段性扩大低保等社会保障政策覆盖面,向510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入资金12.5亿元推动乡村振兴和“2+X”特色产业发展。

——聚焦改革求变,数字化变革让审计“下半篇文章”更加权威高效。以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推进数字化变革为契机,建立起审计问题清单全量库、蓄水池、清单库,通过“一屏通览”应用场景建立起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总体格局,形成整改全过程闭环管控。截至2023年6月,完成整改市级审计发现久拖不绝问题12个,市级清单问题1个,全量库问题整改率达90.1%。

一、区级财政管理相关审计情况

(一)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审计情况。

此次重点审计了防范化解财政风险、预算编制及执行、财政资金管理等领域,并对高新区、白涛园区、综保区等22个单位进行了延伸抽查审计。2022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断强化预算管理,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全力守住“三保”底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发现的主要问题:

1.组织财政收支不严格。一是违规组织财政收入。部分开发区和国有平台公司通过虚构土地交易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区财政应收未收采矿权出让收益和砂石处置费8868万元。二是部分债券资金违规使用、进度滞后。截至6月底仍有1.36亿元债券资金滞留未使用,涉及人民路综合整治工程等16个项目。三是招商引资扶持资金监管虚化。综保区拨付企业的扶持资金1195.1万元违规用于贷款、出借等。

2.预算分配管理不严谨。一是预算编制仍较粗放。应落实到具体部门的区级财政衔接资金等专项经费7122万元纳入财政代编,4个单位上年结转结余6967.95万元资金未编入预算。二是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8820万元未及时分配,专项资金3964万元未及时使用,直编预算4.43亿元分配下达滞后。三是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较为薄弱。6家单位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不明确不细化。

3.财政资金监管不到位。一是财政支出管控不到位。4家单位隐匿结转结余专项转移资金1.35亿元。二是违规借款现象仍然存在。2个单位违规出借资金3980万元。

4.整改责任意识淡薄。部分单位对审计问题整改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截至6月底,市级反馈审计发现未完成整改的34个问题中仍有22个未完成整改,整改率位居全市中下游,重点涉及土地出让价款收回、招商引资政策兑现、保障性住房利用、科技创新和养老托育政策执行等方面。

5.部分国有资产有价无市。区属国有集团可抵押质押或变现的资产市场利用率不高,很多为“僵尸资产”。如国投公司接受划转的302宗经营性房屋,剩余125宗均仍未出租,占比41.4%。

(二)区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审计的区经信委等7个部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总体向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1.预决算编报不完整不真实,预算约束性还有待提高。一是7个单位未将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和政府采购4493.94万元纳入预算编报。二是6个单位年末决算编报不真实,存在账表不符等情况。

2.预算执行不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打折扣。一是5个单位非税收入139.82万元上缴使用不合规。二是4个单位无预算、超预算列支“六项”经费94.16万元。三是个别单位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69.72万元。四是3个单位超编配备公务用车,大量租车和车辆调度不规范。五是4个单位存在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违规出借资金和隐匿结转结余资金等情况,涉及资金2833.8万元。五是7个单位存在超标准发放工资绩效982.6万元、违规发放津补贴21.66万元等行为。5个单位工会经费189.12万元管理使用不合规。

3.工程管理不规范,内部审计监督“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不佳。一是3个单位存在固定资产缺乏监管、账实不符等情况。二是部分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超结算价款支付工程款。三是大部分单位工作内审流于形式,普遍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等情况。

(三)乡镇财政决算审计情况。

审计的马武等3个镇街不断强化财政管理,严控“六项”经费、“三保”资金等支出,基本保障财政收支平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政策执行有偏差。一是2个镇街违规兑付企业及个人招商扶持奖励 491.7万元;二是1个乡镇超标准发放应休未休带薪年休假报酬51.54万元;三是1个街道违规发放村(社区)干部兼职补贴9.77万元;四是2个镇街违规向非预算单位划拨财政资金37.19万元。

2.预决算编制不科学。一是未按规定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和向社会公开预决算;二是决算草案编报不够准确,违规将决算赤字列入往来;三是超预算、无预算列支公务车运行维护等五项经费。

3.制度执行不规范。1个乡镇往来款项3992.46万元清理不及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复垦资金专户管理和1927.93万元资金使用不规范。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按照审计署统一安排,主要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统筹协调推进力度不够。未定期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相关事宜。部门协同推进力度不够,统筹协调机制未有效运行,未按要求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督查机制。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在全市排名靠后。

2.公平竞争环境创造不优。一是公开招标项目条件设置不合理,个别项目仍然存在排外现象。二是政府采购项目管理不规范,部分合同存在条款违规、执行不到位等情况。三是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推进落实不到位。四是未及时督促企业清退加价收取的电费144.12万元,对个别担保机构获得代偿补偿资金审核把关不严。

三、重点民生专项审计情况

(一)医疗保险基金和“三医联动”改革审计情况。

按照审计署统一安排,主要对医疗保险基金和“三医联动”改革情况进行审计,重点抽查审计3家公立医院和6家民营医疗机构,发现的主要问题:

1.监管力度不够,效益发挥效果欠佳。145家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收费被查处300余次,医保基金收回1412.05万元、处罚违约金1333.44万元。对困难群众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690名低保、特困人员未获或少获困难群体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资助18.1万元。定点医疗机构通过重复计费、多计次数、串换项目、虚计数量等方式违规收费多获医保基金140.69万元。医保基金支出仍以项目付费为主,复合付费比例仅占医保基金支出1.27%。

2.医疗改革政策落实还有差距,医疗保障体系仍需完善。一是部分公立医院违规加价或变相加价销售药品耗材。二是不执行带量采购、集中采购和线上采购,自主线下采购寻租空间大。23个医疗机构10个批次117种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未完成采购任务;4家定点医疗机构6个批次12种带量采购药品任务数量低于上年度实际使用数量的60%;部分医疗机构违规线下采购药品,长期拖欠药品耗材货款。三是医共体三通建设不到位,未有效构建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制度,“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缓慢。

3.民营医院公德弱化,违规收费逃税漏税时有发生。一是违规收费屡查屡犯。查处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收费中民营医院占比56.6%。审计抽查6家民营定点医疗机构串换医疗服务项目、重复收费等致患者多支付76.6万元。二是逃税现象时有发生。多家民营医院通过虚增药品耗材采购成本、虚构经济业务增加费用等方式虚增采购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截至目前已追缴入库1191.14万元。

(二)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情况。

按照市审计局统一安排,对我区2020-2021年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计区教委、区财政局和涪陵五中等5个学校。审计结果表明,全区积极优化专项资金分配、整合调配资源,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落实义务教育补助政策不到位。一是未及时拨付义务教育专项资金4.05亿元。二是违规统筹生均公用经费3556.41万元用于全区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费用支出,违规使用生均公用经费395.06万元用于学校临聘、代课教职工补助等。三是部分学校违规收取部分贫困学生课后延时服务费和午餐费126.01万元。四是专项资金分配中少数学校获得的资金占比较高,且城乡学校资金分配差距较大。

2.落实“双减”政策不彻底。一是部分学校超范围列支课后延时服务费用于发放班主任绩效等费用支出。二是部分学校未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规定课时设置课程。三是少数校外培训机构未纳入平台进行管理。四是招生计划制定、执行不科学,导致部分学校超计划招生或未达到招生计划。

(三)疫情防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重点审计了区卫生健康委、区疾控中心等。审计结果表明,全区疫情防控有力有效,资金使用规模控制合理,资金效益发挥良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门协作联动不够。一是私自采购100万元的医疗设备,且无采购合同等依据。二是防控物资统筹协调不够,致中医院及各乡镇街道隔离点部分疫情防控物资产权不明晰、剩余防疫物资长期闲置以及超量采购导致资金浪费等情况。三是重点人群库更新不及时,导致76263人次非重点人群享受重点人群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2.防控物资使用管理不规范。一是区卫生健康委未按要求落实“健康包”全覆盖发放等工作,且“健康包”配置标准偏低。二是区红十字会2020-2022年度捐赠199.56万元资金未履行交接手续、未及时向社会公示捐赠额度及使用情况等。三是防控剩余物资未有效妥善处置,570.88万元移动方舱设备闲置且需支付维护管理费用。

四、政府投资管理及项目相关审计情况

(一)国有企业竣工决算项目审计调查情况。

对白涛化工园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临港经济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度竣工决算项目进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1.企业内控制度质量不高、执行不力。一是内控管理制度质量不高,部分重大管理事项执行决策程序不规范致增加工程投资。二是“三重一大”决策不严谨,同一项目各标段最高限价不一致。

2.项目过程管理缺位,存在损失浪费。一是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部分项目程序报批、设计审批手续不规范、不完整,购买造价咨询风险较大,延期签订合同7个、甚至直接发包2200万元工程项目。二是项目施工过程管理粗放。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履职监管不到位,未按设计图纸施工,工程延期普遍,违规报批初设致项目设计单位不具备资质,工程可利用弃渣处置收入65.12万元未收取,未按合同约定致多计工程价款332.46万元。三是项目后期管理宽、松、软。部分项目超合同约定提前支付工程价款2415.42万元,未及时移交结算4.23亿元,未严格遵守审签约定支付价款1.88亿元。

(二)公共建设项目竣工结(决)算审计和跟踪审计情况。

2022年7月以来,开展对梓白高速、马武至龙潭一级公路等9个重大建设投资项目竣工决(结)算审计和李渡体育中心项目等3个项目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部分项目形成损失浪费。因施工单位违反合同约定、一审结算单位履职不到位等,造成12个项目多计工程结算价款 2.8亿元,3个项目多计监理费80.18万元,3个项目地勘、设计等未履行招投标程序。

2.项目财务管理随意,个别项目投入严重超概。报告年度中25%的项目严重超概,其中涪陵区李渡体育中心项目超概40.8%、4.16亿元。随意计取建设成本普遍存在,其中5个项目挤占工程投资 437.04万元、5个项目多计财务费用1.64亿元、5个项目多计待摊投资4.69亿元、2个项目管理费超支103.62万元等。

3.市场风险研判不足,建设运营管理不善导致亏损。如梓白高速项目前期市场风险研判不充分,在工程预付款、实际出资、向施工单位借款等关键环节决策制度形同虚设,风险控制较弱,直接一次性融资11亿元大大增加项目运营成本。民营企业涪陵路桥公司违规删除EPC模式涉及施工总承包的条款,频繁利用关联关系拆借项目建设资金,该公司破产导致涪陵高投司债权资金亏损1.33亿元。

五、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审计情况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情况。

重点开展涪陵区9家国有金融企业2019-2021年度经营管理情况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1.债务规模增幅较大。截至2021年末,9户企业负债总额12.45亿元,资产负债率47.58%。一是逾期资产和债务规模双高。如国兴租赁公司70笔在租项目中有41笔发生违约,违约率达58.57%,累计违约资金达10.77亿元。二是代偿及逾期占比高。如银科担保2021年末担保代偿和逾期金额达1.67亿元,占净资产比重达66.59%。三是公司会计失真,呆账坏账未及时处理,资产和利润偏离真实,如国兴租赁未及时核销2021年度违约账款5935万元。

2.违规随意决策。一是“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不到位。如国农担保公司办理定期存款5625万元和结构性存款3.7亿元未报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讨论。二是3家企业故意拆解业务规避规定。如国兴租赁将兴义上乘发电1亿元项目拆分为5660万元、4340万元两笔业务,将贞丰电力1亿元项目拆分为5400万元、4600万元。三是未经审批开展业务。如国兴大业建材2500万元融资租赁未报董事会审批、银科担保为中铁股份2100万元担保未报国投集团风控会审批。

3.权责严重不对等。表现在对外融资和偿债风险主要由国企方承担,而民企方以小博大、权责严重不对等。如国兴租赁公司股权由国投出资持股55.45%,民企方华兴宏集团和民投集团仅提供不良资产作为44.55%股权。公司融资余额8.65亿元中的银行借款4.02亿元,由国投集团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担保,而民企方华兴宏集团和民投集团仅按出资比例对国投集团承担的责任提供反担保,双方权责严重不对等。

4.风险防控漏洞大。一是项目风险。如国兴租赁提前多解除展宏实业5640万元不动产抵押、为已违约客户汇佰汽车公司继续办理业务3000万元导致出现新违约,银科担保、国农担保关联方客户担保业务集中度过高,益瑞典当为已发生绝当客户继续办理业务形成新绝当1800万元。二是经营风险。国兴租赁对单一客户或单一股东及其关联方融资租赁余额分别超标3.73亿元、3.83亿元,国农担保资产比例不符合规定,三峡长源对外股权投资未按规定签订回购协议。三是监督风险。国兴租赁未对不相容职务进行有效分离。

5.后期偿还风险加剧。有3户金融企业存在超限额问题,其中国兴租赁存在单一客户融资租赁余额等3种超限额、国农担保存在对同一被担保人的担保责任余额等2种超限额、益瑞典当在房地产抵押典当余额超限额,累计发现超限担保或抵押已达14.82亿元。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按照计划安排,组织对大顺镇2名领导干部实施了自然资源资产任中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制度落实有偏差。一是耕地保护工作欠佳。2016-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395.04公顷,耕地保护工作考核在两个年度被扣分。二是河(库)长制工作不实。编制的花土沟、木流河等9处河段“一河(库)一策”实施方案内容几乎相同。

2.违法用地屡禁不止。一是用地审批和监管不严,农户修建自建房、晒坝、弃渣场等占用基本农田。二是行政处罚不严,非法占用林地未得复绿。2017-2018年查处的5宗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案件,非法占用林地2295.96平方米,截止目前仍有2103.3平方米未有效复绿。

3.环保工程效果不佳。一是项目空置。如清风村污水处理工程竣工后因居住点无居民入住至今未运行。二是大顺村农村连片整治污水处理工程因超负荷运行,出水水质不达标。

六、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2022年7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8件次,涉及16人。主要表现如下:

(一)部分行业性、系统性问题突出。如原供销社系统多次违规出借担保集体资金,为参股企业代持股份,伙同民营企业瓜分资产侵占集体利益。七年间供销社资产负债率从5.9%提高到21.6%,增长266.1%,21家下属企业全部亏损,最大亏损额达2300多万元。系统有12人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部分人员已被立案调查。医保领域问题也较突出,医疗机构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缺失,被审计的6家民营医院全部不同程度利用违规加价、多计诊疗项目、虚列病人数量、虚增成本等方式骗取套取医保基金、偷逃税款。

(二)随意决策、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浪费。部分国有投资集团,包括金融企业负责人,无视市场风险和财政现状,违规决策,导致国有资产损失。如国兴租赁公司累计违约资金达10.77亿元。如梓白高速公路,由于原业主单位路桥集团资金断裂导致项目停建,区高投司中途接手后仍违规向路桥集团拆借资金3.48亿元,项目建成后效益远远低于预期,投运3年已累计亏损3.35亿元。

(三)基层“微腐败”啃食群众资金。在村镇等基层单位“三农”民生领域仍存在“蝇贪蚁腐”,如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过程中有11名村干部涉嫌利用职务便利以家庭农场公司名义,通过提供虚假土地流转合同虚增投保面积、谎报受灾面积,骗保获取不当利益侵吞财政资金蚕食群众利益被移送相关单位,涉及金额15.65万元。

七、审计建议

(一)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一是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战略、有发展潜力产业、基本民生等投入。二是严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规范新增债券分配和使用,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三是做好政策衔接互通。加强衔接协同,避免重复打架,落地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推进惠企纾困、减税降费发挥实效。

(二)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经济风险。财政领域,加强专项债券投后管理,增强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融资功能管控力度。国资国企领域,加大国有资金、国有资产监管力度,推进地方金融企业改革化险工作,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督促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严格规范国企金融业务,对违规决策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典型问题,加大追责问责力度。资源环境领域,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等政策,确保高标准农田整治质量过硬、过程合规。

(三)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一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小切口破题预算体制改革,加强对重大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改进绩效自评,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二是继续压缩非刚性支出,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对财政资金损失浪费追责问效。三是增强民生资金实效。加大对群众关切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领域资金保障力度,切实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严防伸向民生资金领域的“黑手”,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骗取套取等违法违规问题严肃查处。

(四)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是强化重大项目全过程监管。政府投资项目要加强市场研判,强化依法约束,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做到当前可承受,长远可持续。二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监管制度体系,推进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健全区属国企成本管理核算体系,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牢固树立国资国企的“国”姓理念,探索健全监管体制解决盲目决策、个人决策致国有资产损失难题。三是强化审计结果运用。针对审计查明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督促完善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今年是全面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工作安排,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涪陵新篇章建设贡献审计力量!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