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安涛、周伟、秦宗红、张跃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我区“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第278号提案)、《关于数字赋能“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第278号提案)收悉,经与区城市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凝聚工作合力,夯实工作责任促共建
2023年12月,涪陵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调整涪陵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涪陵府办〔2023〕64号),吸纳59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局面。2025年1月,我局印发《关于建立涪陵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联络机制的函》《关于建立“无废城市”联席工作会议制度的函》,由各单位分管领导牵头抓、相关科室负责人具体落实,进一步明晰各单位责任分工,强化各单位协作配合、信息共享,健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协作工作体系,凝心聚力共同抓实“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争取市级“以奖促治”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开展2024年涪陵区“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2025年无废指数季度分析评价、打造典型案例和精品细胞、特色宣传报道,持续营造“无废城市”建设浓厚氛围,推动全民共建共创共享。
二、推进数智治废,加速应用贯通提效能
根据市生态环境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目前优先围绕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环境管理业务,聚焦危险废物底数不清、识别困难、管理未闭环、预警预判能力较弱、非法转移倾倒风险突出等痛点,构建“源头全量管理、转移全程管控、规范全面处置、复盘全链评价”4个多跨场景,推动危险废物治理模式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变,全面提升服务企业危险废物管理精细化水平。我区已贯通应用上线“危险废物转移联单问题处置”、“医疗废物转移联单问题处置”、“城区医疗废物超时转移问题处置”、“危险废物非法倾倒问题处置”,正在推进贯通应用“危险废物运输问题协同处置”。同时,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逐步构建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智能化环境监管体系,分阶段分批次推进完成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产生1000吨以上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物联感知设备安装联网,实现数字化实时监管。下一步将加强感知资源建设、积极争取优先贯通、加强部门联动,推进“线上+线下”一体监管,实现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加快构建“感知-识别-溯源-处置”部门协同流转体系。
三、广泛征集意见,适时合理调价优环境
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委员会第278号提案的协办意见》,今年3月,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医疗废物处置收费动态调整机制方案,会同区卫生健康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税务局、区医保局、区民政局等部门,专题研究医疗废物处置费用标准制定2次,并向市发展改革委衔接汇报有关情况。现场走访城区及镇街28家医疗机构及1家医废集中处置单位了解处置费用情况,使用区财政专项资金3万元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医疗废物处置成本调查,预计6月底完成成本调查报告;9月底完成收费标准初步方案、召开协调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12月底制定我区医废收费标准并经区政府审批发布,推动我区医疗废物处置费用公平科学合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强化宣传引导,共创共建共享促发展
一是加强宣传引领。通过主题活动、微宣讲、特色报道等方式,完成涪陵区“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片,营造共建共享、全域推进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品牌打造,建成涪陵页岩气“无废”特色微展馆,完成涪陵页岩气无废井场专题宣传片、页岩气绿色开发MG动画宣传片,打造精品细胞品牌效应;加快“水基替代油基钻井”等技术推广应用,集中连片完成打造“无废井场”80余个,护航页岩气绿色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细胞建设。强化无废单元建设,加快推进“无废城市细胞”类型建设全覆盖,今年新建“无废城市细胞”60个以上,建成“无废园区”,实现“无废城市”细胞全覆盖。
此答复函已经邱国光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生态环境局
202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