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涪陵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
日期:2020-03-23
字 号:

一、组织领导有力

2018年6月,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杜海波同志担任组长的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31个区级部门为成员单位。按照“全区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镇街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组织实施原则,全区27个乡镇(街道)和4个园区均成立了普查机构,为普查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全区各级人民政府全面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参与普查工作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履职,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提供多方保障,确保了我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顺利实施。

二、全面摸清家底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检”。2019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全区七百多名基层普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对我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抽取的个体经营户逐一入户完成数据采集。通过这次普查,既摸清了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也掌握了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查实了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产量、服务活动,全面准确反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

三、采用科学方法

按照“确保质量、改革创新、突出重点、依法普查、共享成果”的原则,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经普办)借鉴历次普查经验,着力提高普查的科学性、规范性,认真组织人员参与市级综合试点,积累实战经验,制定了普查实施方案、清查方案、“两员”培训方案、督导工作方案和宣传方案等,为普查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在方法运用上,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采取“地毯式”清查的方法,对辖区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全面清查后,对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在其主要经营活动所在地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对建筑业法人单位在其注册地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对数量众多的个体经营户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在其主要经营活动所在地进行样本登记。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财务状况、能源生产与消费情况、生产能力、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活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交易情况等,根据不同普查对象,分别设置了一套表单位普查表、非一套表单位普查表、个体经营户普查表和部门普查表。

四、创新普查方式

为减轻调查对象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这次普查积极应用“五证合一”改革成果,大力提高部门参与程度。在清查和普查阶段,积极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和业务资料,收集、整理了十余个部门的单位名录信息,通过比对、合并生成底册信息数万条。全面提高普查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扩大联网直报单位范围,全面使用手持移动终端(PAD)采集数据,广泛应用行业代码自动识别赋码技术,普查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电子化、网络化,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处理效率。

五、强化执法监督

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严格履行独立普查、独立报告职责,依法保护普查对象资料。通过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加大普查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普查工作中造假作假责任追究到位。区经普办主动公开普查工作过程,对外公布普查工作咨询电话和普查违法行为举报电话,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调查登记期间,加强统计法制工作,组织开展了普法宣传和执法检查。通过强有力的执法监督,维护了我区经济普查工作秩序。

六、确保数据质量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实行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区经普办狠抓源头数据质量,实时监控普查数据采集、上报,加强入户数据核实与业务指导,开展源头数据自查与抽查,坚持联动审核,及时消除差错,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为检验各乡镇(街道)普查工作成效和普查数据质量,区经普办组织开展了全区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对各乡镇(街道)抽取1个普查小区进行全面核查;6月下旬,我区作为重庆市6个抽中区县之一,代表重庆接受了国家事后质量抽查,对四个乡镇(街道)抽中的四个普查小区的全部单位进行了逐一核实。通过数据质量检查和国家事后质量抽查,普查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

总体来看,我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能够真实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普查结果显示,2018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7333个,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长63.7%;从业人员43.08万人,增长12.4%;产业活动单位20125个,增长56.1%;个体经营户66640个,下降1.8%。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