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州结绳非遗工坊”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以“双培双带”赋能乡村振兴新实践
日期:2025-03-24

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布《关于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名单的公示》,重庆市涪陵区涪州结绳非遗工坊成功入选。该工坊通过践行双培双带发展理念(即培育人才矩阵、培育产业生态,带动共同富裕、带动品牌升级),探索出一条传统技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

一、双培筑基,构建非遗传承创新体系

培育人才矩阵:建立结绳艺术学院+匠人堂工坊双平台,开展技能培训百余期,累计培训超万人,形成非遗传承人+设计师+乡村巧娘千人人才梯队。创新居家订单模式,实现农忙务农、农闲结绳灵活就业。

培育产业生态打造五环闭环运营体系,构建六个一产业基地(销售门店、艺术学院、工坊、展厅、专委会、设计工作室),形成产、销、学、研、游全产业链。研发八大系列200余款产品,获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竞技展最佳传承奖(编艺)等10余项荣誉。

二、双带赋能,释放乡村振兴综合效益

带动共同富裕:在乡镇设立15巾帼创新产业基地,建立阳光助残专项机制,累计带动3000余人灵活就业,其中脱贫人口55人、残疾人家庭200余户。实现月均增收10003000元,最高单月收入达2.1万元,年收入突破10万元。

带动品牌升级:非遗为媒介,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大通道,开展非遗六进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景区、进机关)以及参与一带一路”“西洽会”“东博会等各类大、中、小型展会及非遗保护有关活动216场,使传统技艺成为彰显涪陵文化魅力的金名片

三、多维创新,构建乡村振兴示范样本

党建领航聚合力:创建红结金绳党建品牌,设立爱心互助基金会等七大服务平台,开展技能培训与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培育女性四自精神,实现腰包脑袋双富裕

文化赋能树标杆:以结绳为媒打造城市伴手礼,结合地方特色、民间文化、吉祥事物,创作的地域城市伴手礼文创系列,获评中国结绳技艺行业领军品牌。建成全国首批美丽工坊,相关经验入选重庆市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库。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