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健康宣教:警惕儿童手足口,预防知识要知晓!!
日期:2023-05-08
字 号:

近年来,我区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有所增加,尤其是在托幼机构时有流行。按照《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办公室关于加强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重庆市涪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涪陵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坚持“知情同意、自愿自费、属地管理、愿接尽接”原则,积极开展适龄儿童 EV71灭活疫苗接种,减少 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减少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引起暴发流行,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保障适龄儿童身体健康。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好发于儿童,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以夏秋季多见。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要如何预防,才能让宝宝远离呢,下面这份防护手册请家长们收好↓ ↓ ↓

PART0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因而得名,多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为自限性疾病,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但是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极少数危重患者救治不及时可能出现死亡。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PART02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1.粪口途径:宝宝和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可以排出病毒,直接或间接接触粪便或其污染物后,通过进食、喝水把病毒吃进肠道造成感染。

2.呼吸道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哭闹等方式将呼吸道分泌物及飞沫排出,接触了分泌物及飞沫就可能感染。

3. 接触传播:间接接触宝宝的粪便或被疱疹液污染玩具等物品,宝宝的口腔分泌物、鼻咽分泌物短期内也可以携带病毒。疱疹一旦破溃,里面的病毒含量是非常高的,传染性也很强,不能让宝宝搔抓疹子哟!

PART03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重点:疫苗接种+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

1.疫苗接种:专家提醒,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灭活疫苗可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因此家长可“自愿自费”给小孩提前接种疫苗预防手足口病发生。接种程序为2剂次,两剂次接种间隔为1个月。推荐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疫苗完成全程接种。你的孩子全程接种了吗?

2.居住环境卫生: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饮食卫生:儿童的饮食应该健康、卫生,避免吃生冷食物,霉变食品和不洁食品等。饮用的水要经过煮沸消毒,避免饮用生水。

4.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暴晒或消毒;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