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周期全社会”。
其实,很多癌症的发生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对于个人来说,日常生活的改变就可以降低癌症风险!
下面这些生活方式与状态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01肥胖与超重
研究证实,食道癌、胰腺癌、肠癌、肾脏癌及子宫内膜癌等都与超重有关,即使体重略微超重,也会增加罹患这些癌症的风险。
吸烟
烟草是肿瘤发生最重要的独立因素,烟草烟雾含有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有69种被确认会导致癌症。吸烟与下述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白血病、结肠癌、胃癌、宫颈癌等。
饮酒
任何数量的饮酒都会增加罹患口腔癌、咽喉癌和肠道癌的风险,长期饮酒过量容易造成肝硬化,进而增加发展为肝癌的机率。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喝烫茶、烫粥,容易造成消化道的物理性烫伤,反复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容易导致癌症。此外,经常食用一些熏制、高脂、高盐及发霉变质的食物等,都是癌症的诱发因素。
除此之外,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精神过度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与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对于上述这些情况,只要我们勇于做出改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控制体重
按照身体质量指数BMI衡量,最好将身体质量指数控制在18.5-22.9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体重应从儿童时期开始重视。
戒烟、限制饮酒
吸烟者尽量戒烟,非吸烟者注意不吸二手烟。尽量不要饮酒,尤其是过度饮酒。孕妇、儿童及青少年不宜饮酒。
健康饮食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限制食盐的摄入,不吃霉变污染的食物,不吃过热过烫的食物。
合理运动
除了选择健康的食物,还应坚持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有效降低癌症风险。建议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如快走、跑步、游泳、拳操、自行车等,每天运动,持之以恒。减少静止的运动,例如坐、躺、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