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溺水事故高发期
溺水多发生在河流、湖泊、水库、海边、水塘、水沟。
4岁以下孩子溺水的高发地点为家里的蓄水容器,比如水盆、浴盆。
5~9岁儿童溺水的高发地点更多的是在水渠、池塘、水库等。
10岁以上孩子的活动范围更大,高发地点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受害者多为男性,其中中小学男生更是溺亡悲剧的高发人群。
溺水自救的正确做法保持冷静最重要,屏住呼吸,放松全身,这时,身体会自然上浮。尽量把头向后仰,使口鼻露出水面。把身上的重物尽量甩掉,比如书包、鞋子。身边的任何漂浮物都要尽量抓住,如木板、树枝等,借住它们的浮力浮在水面,寻找机会抓住建筑物、大树等固定的物体。家长带着孩子游泳戏水时要做到四点
不冒险:去正规的游泳场所,如游泳池,避免让孩子独自游泳和戏水。
不分心:在孩子玩水时,家长要时刻看护。
不远离: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接触式的看管,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身边和周围。
不大意:提前对孩子做好安全教育,下水前熟悉环境。
2023年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
01预防溺水事件
不在河边、亲水平台、水塘等区域玩耍。
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
不在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
不去河道、湖泊等水域野泳。
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
发现溺水者,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
02注意交通安全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违反各种禁令标志。
未满12周岁不骑行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行电动自行车。
步行或骑行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嬉闹。如遇极端天气,要穿着醒目,要注意避开广告牌、变压器、配电箱、高压电线等危险物。
不在机动车出入口、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
自觉遵守公共交通车辆乘车规范。
不随意穿越铁轨、不在铁轨边步行或铁路道口玩耍。
03关注居家安全
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
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
不给陌生人开门。
不往窗外抛物。
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刀具等。
不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
04安全使用网络
控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沉迷网络。
不将本人、家人及他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传播。
不玩暴力、色情等有害于身心健康网络游戏。
不实施网络欺凌。
慎交网友,慎见网友。不参与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防范网络诈骗。
发现危害身心健康的网络产品或网络服务要及时投诉、举报。
05重视旅行安全
不参加“驴游”或探险游。
不去地质灾害频发区域旅游。遇有极端天气,不去山区、河谷等危险区域游玩,不贸然涉水出行。
乘坐大巴、游轮、飞机等交通工具,自觉系好安全带。
入住酒店,应及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及安全出口。
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
如遇突发事件,听从指挥,冷静应对。
06加强心理安全
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人或事。
感到烦恼时,可通过运动、沟通、倾诉等予以排解。
情绪波动强烈时,主动寻求家长、老师、区心理中心24小时热线或12355、962525心理热线等帮助。
遇到挫折,可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自己的信心。
认可自己的努力,接受考试升学结果。
学会情绪管理,开心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