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微光成炬,“疫”线有我!涪陵区卫生健康系统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而战!
日期:2022-11-25
字 号:

疫情是一场考验,更是一场淬炼。”11月以来,涪陵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迅速反应,全面出击,全体人员取消休假,延迟下班时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精神冲锋在前,24小时奋战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行动加速度、服务加速度,构筑起护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强屏障。


12小时接听300多通电话每天只睡4小时

凌晨2点钟,刚挂完电话的代江波,伴随熟悉铃声的响起,又开始处理下一个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他时,他毫不退缩。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代江波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星夜抵达湖北,驰援孝感,圆满完成任务后,被授予湖北省孝感市“五一劳动”奖章。20223月份,代江波奔赴常态化防控一线,担任涪陵区级集中隔离点技术点长,牵头制定了《集中隔离点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手册》,对隔离点工作人员进行轮训,在应对南京、上海、海南以及涪陵本次大规模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涪陵共有31个集中隔离点,代江波负责所有房间征用、改造、运行管理的指导工作,每周必须去每个隔离点实地检查一遍。2022年截至目前,涪陵隔离点已累计接收超14000名隔离人员,其中包含对重庆高新区、沙坪坝区、永川的隔离支援。不知从何时开始,三餐合一,无周末节假日成为他的工作常态。“我手机24小时不静音不关机,有一天12小时接听了超过300个电话!现在我们的隔离酒店产业越做越大,希望我们能够早日破产!”代江波声音嘶哑着说道。

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坚守后勤服务保障线

有个患者的医保卡刷不了,麻烦看一下”、“电脑好像中了病毒”、“核酸检测平台登录不了,麻烦处理一下!”、“采样管条码扫不出来信息,怎么办?”……每天都有各种“疑难杂症”等待处理,这是区中医院信息科钟敏的工作日常。作为医院的“信息哨兵”,她走路带风,前一秒还在修打印机,下一刻就出现在核酸检测台进行系统调试。11月,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当一线的医护人员在前面战斗,钟敏也全心投入,在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信息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协助医院各科室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挥信息化作用,做好疫情防控的信息保障工作。

目前,钟敏的爱人周进到重庆支援方舱,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钟敏还要承担起两个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指导,在每次和周进通话的时候都会相互鼓励:“家里有我在,你别担心,在方舱里面要照顾好自己,注意抽时间休息,我等你回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与“使命”,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坚守“疫”线的“硬核”所长,核酸检测内部统筹两不误

疫情当下,“出行不便,拿药困难”成为众多结核病患者的难题,区结核防治所所长何征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疫情防控不放松、医疗服务不掉线、患者服务不缩水”三个目标,打破原本的人员分工,合理划分各自工作重点。成立线上诊疗咨询工作专班,对出行受限的刚需患者,安排经验丰富的门诊医生,进行点对点解答。安排门诊医生每天在岗,在做好院感防控的同时开展诊疗服务。“有患者来就诊,看到我们门诊开放,感觉很安心!”何征于说道。同时,为了保证患者疫情防控期间不断药,免费为焦石、珍溪、南沱等全区11个乡镇街道,30余名肺结核患者送药。

在保证患者的看病用药需求的基础上,大家都很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自觉加入到了抗疫一线。”何征于介绍道。清晨5点钟,大家奔赴在各自的岗位,有的在街道进行核酸采样,有的在小区楼栋作为志愿者值守。何征于则在区人民医院PCR实验室开始了繁忙的核酸检测工作,每天检测超过10000管,移液加样、灭活病毒、核酸提取,每一步都全身心投入,通过轮班保证24小时人换机不停,让受检者尽快知晓检测结果,为了跑赢时间,以最快速度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每天步行上万步采集核酸,嗓子连续嘶哑十余天

荔枝街道由于辖区范围广,常住人口超22万,被划定的高风险点位多。荔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李毓等人担负起辖区居家隔离、核酸结果异常等人群的上门采样任务。每天早上,李毓准备好核酸采集所需的物品,穿戴好防护装备,手提消毒液和物资,“全副武装”穿梭在大街小巷,开始“敲门行动”,“最初有些居民还以为我们是骗子,不给开门,我们就会带着社区的工作人员做解释。”李毓无奈地说道。一天下来,她的嗓子早已嘶哑。“我们辖区的楼梯房很多,而且很多都是老小区,分布都特别分散,我现在可能比外卖员还清楚这些楼栋的位置了。”李毓走下楼时说道。

因为穿脱防护服十分不方便,又怕耽误采集进度,她经常半天不喝水地,一天下来跑上跑下,累得嗓子直冒烟,微信步数达到一万多步。同时,她还肩负了“追阳”任务,从“混检管”内检测发现阳性开始,2小时内完成找人—稳控—复采—送检,用最短时间确定阳性患者,切断疫情传播链条。


连续7天高强度采集核酸,意外骨折咬牙坚持2小时

都说十指连心,无论哪个手指受伤都必将疼痛难忍。此轮疫情暴发初期,刘刚诊所负责人刘刚第一时间报名奔赴抗疫一线,每天核酸采集近1600人,长时间的重复采集动作,晚上归家时,肩膀酸痛已成为日常。1121日上午,已连续支援一周核酸采集的刘刚,在看到群里缺乏采集人手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支援,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一时精神恍惚摔倒,手撞在马路边的乱石上,左手立即感觉到一股钻心的疼,为了不耽搁小组的核酸采集任务,刘刚咬牙坚持进行核酸采集工作。

2个小时后,手变得十分肿胀,在同事的劝说下,刘刚前往医院检查,结果为左手掌第四掌骨骨折。“这么关键的时候,特别不好意思,给大家添麻烦了。”刘刚愧疚地说道。受伤的刘刚如今手掌打上了石膏,行动不便无法再去一线奋战,但是他始终关注疫情,刘刚说:“抗疫工作需要全民配合,希望广大市民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携手抗疫,共护涪陵平安。”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卫健人的身影,疫情还没有结束,防疫工作仍在进行,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上下将继续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立足岗位、发奋进取,用生命守护生命!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