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十四五”时期,是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的第一个五年时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市委、市政府赋予涪陵的“三个重要、一个支点”定位,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涪陵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提升,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涪陵,编制本规划。
我们聘请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为技术支撑单位,历经9个月,经多次现场调研、座谈,2020年10月形成文本初稿;2021年2月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衔接性审核,5月通过专家论证审核,6月通过区司法审查;7月在政府公众信息网进行公示征求社会意见。
二、《规划》主要内容
本规划参照《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结构体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是今后五年统筹推进涪陵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
(一)关于总体结构。第一章,分析形势,全面总结了涪陵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经验,深入分析研判“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时代背景和总体形势。第二章,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涪陵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指标等。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从五个方面对全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低碳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环境风险防控、推进生态治理能力提升,提出了具体实施内容。第八章,提出我区“十四五”时期实施的生态环保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第九章,提出了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关于规划目标。坚持规划目标可达、可监测、可评估、可考核原则,加强与发改、城建、规资、林业等部门衔接,统筹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约束,确定了涪陵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提出了包括生态保护修复、绿色发展、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风险防控等5大类19项指标体系,其中约束性指标16项、预期性指标3项。
(三)关于重点任务。结合涪陵区实际,提出以下5大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到2025年,全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二是以碳减排为推手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绿色新型产业,深化绿色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扎实推进源头治理工作。三是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懈怠,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加快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四是实行全过程管控,着力环境安全风险防控。重点聚焦危险废物、页岩气油基钻屑等生态环境风险重点要素,“防”与“控”并重,务实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和技术储备,有效防范和降低生态环境风险。五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压实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法,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治理能力,健全环境治理市场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全民共享共建,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四)关于重大工程。聚焦涪陵区重点环境问题,谋划筛选一批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带动引领作用大、对实现规划目标支撑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形成包括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净土工程、无废工程、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环境风险防范等。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与市级规划衔接情况。建立的规划指标体系与市级保持一致。贯彻落实了国家、市级关于生态保护修复、减污降碳、环境污染治理、风险防控、深化改革等主要任务。
(二)区级各规划衔接情况。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最新要求,及时对接《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保障规划的同步性和衔接性,确保目标指标的协同一致。加强了与国土空间、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红线、城乡建设等强相关专项规划的横向衔接,落实好特定领域、特定区域的任务。
(三)涪陵实际情况。为突出涪陵生态环境监管特色和重点,在规划编制中重点强化了两个方面内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第六章提出“强调实行全过程管控,着力环境安全风险防控”重点任务。针对页岩气环境监管,在规划第三章“生态退化治理修复”、 第六章 “环境风险防范”任务中,进一步强调了防控页岩气开采突发环境事件,提高油基钻屑安全处置水平等环境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