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镇财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以构建现代公共财政制度为核心,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巩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先保障民生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积极效应,有力地支持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出色完成了年初各项目标任务。现将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24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85.69万元;其中本级收入744.43万元,同比增长34.02%(税收695.24万元,非税49.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41.26万元(含乡镇激励引导性转移支付资金300万元和以工代赈中央基建资金700万元)。
(二)2024年财政支出情况
2024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3485.69万元,本级支出3258.63万元,上解支出97.58万元(主要用于精神障碍患者、特困人员、准备期职业年金记实以及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基数调整补缴等),年终专项结余129.48万元。具体支出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72.94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党委、政府、人大、纪检、群团、财政、武装、市政运行等支出;
2.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16.37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文化旅游活动、广播事业及文化阵地建设等事业支出;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7.88万元,主要用于民政和社区事务管理、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职工养老保险、职业年金、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村干部社会保障缴费和就业支出等;
4.卫生健康支出109.09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障等支出;
5.节能与环保支出92.42万元,主要用于环保事业保障支出;
6.城乡社区支出70.71万元,主要用于综合执法支出;
7.农林水支出1196.01万元,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组干部补助、本土人才等支出;
8.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1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
9.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支出26.15万元,主要用于耕保支出;
10.住房保障支出87.06万元,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支出。
二、2024年财政工作情况
回顾2024年我镇财政工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统筹财政资金,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工作要求,实行“划分收支、保障底线、激励引导、支持发展”的财政管理体制,坚持财政与事权相匹配、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统一、发展与改革相兼顾的原则,坚持执行财政预算机制。积极组织税收收入,本年财政收入创五年新高,为统筹推进保障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做好收支管理,财政运行平稳有序
紧盯年初收入预期目标,把组织收入作为核心职能,强化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税收分析,积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迎难而上,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组织收入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保证税收收入稳步增长,同时紧扣“重要政策”“重大项目”“重点资金”坚持把对上争取作为实现借力发展,提高保障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优化支出结构,落实过紧日子举措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向民生保障覆盖、向社会事业延伸。科学调度资金,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坚持量力而行、量财办事的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持续倡导厉行节约,努力把支出控制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加强支出管理和监督,大力控制“三公经费”,全镇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下降。压减一般性支出,确保事关民生、重大项目、强农惠农等重点资金的落实。
(四)坚持预算管理,提升财政运行情况
严格按照年初预算编制情况,深入做好预算管理工作,认真开展绩效评价,实现项目支出全覆盖;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努力实现预算指标对执行过程和支出决算的有效控制;严控预算调整事项,确需调整的必须在有财力保障的前提下按程序办理。
(五)加强风险管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遏制新增债务,结合财政收入、资产规模等情况,合规制定方案并有序化解。强化内部的管理和部门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加强对部门的财务监督检查,持续加强财务风险管控。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镇党委、政府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加强监督、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回顾2024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和管理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财源基础薄弱,企业扶持政策调整,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没有形成特色产业,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持续加大,财政运行风险不容忽视。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争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5年财政预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布局之年。2025年财政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积极贡献财政力量。
2025年全镇财政预算建议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全镇本级财政收入预计450万元,体制转移支付1413万元,专项结算补助354万元,上年结转专项资金129万元,全年可用财力为2346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346万元,主要安排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9万元(包含遗属、市政、临聘、三支一扶、消防和40年党龄老党员支出);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5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0万元(包含服务群众工作经费和离任村干部补助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92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179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66万元;
农林水支出555万元(包含村组干部补助、养老保险和油江河以工代赈项目支出);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6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97万元;
上解支出25万元;
预备费22万元。
为完成2025年财政经济预算任务,我们将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两个提升
一是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提高收入质量,保存量,促增量,全力保障财源持续稳定增长,把财税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任务。二是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保证“三保”支出在年度预算中优先安排,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刚性支出。
(二)兜牢“三保”底线
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规范“三保”资金标识,确保“三保”资金按序时进度及时足额精准拨付,增加财政可持续性。按照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控日常运转支出,杜绝铺张浪费。把牢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强化预算约束,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到“三公”经费,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三)保障民生福祉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导向,对政策规定的刚性支出和民生保障支出,根据年度计划,按照工程进度,及时调度资金,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的开展和政策落实到位。
(四)抓好风险管控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财政安全性、可持续性,严防债务风险,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严肃财经纪律,充分发挥财政监管职能作用,强化纪律意识、筑牢底线思维。
名词解释:
1.三保支出:指保工资、保运转和保基本民生。
2.一般公共预算: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3.绩效评价: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财政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健全财政支出的追踪问效和问责制度,对提高财政资金的规范高效运作程度、增加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益、促进政府财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转变政府职能等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