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 索引号
  • 115001020086700333/2023-00017
  • 主题分类
  • 地质;应急管理
  • 体裁分类
  • 规划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3-01-10
  • 发布日期
  • 2023-01-28
  • 标题
  •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涪陵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21—2025)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涪陵府办发〔2023〕8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涪陵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21—2025)的通知
日期:2023-01-28 来源:涪陵区政府办公室
字 号:

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涪陵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涪陵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21—2025)


前    言


为健全涪陵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指导下,结合《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

本次规划工作是在全区范围内已有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及本次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开展,工作中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点调查的实际情况,结合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的划分,提出了规划期内涪陵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及任务,并进行了投资估算。

规划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20)、《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20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6)、《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2)、《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地质灾害:包括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诱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规划范围:涪陵区27个乡镇及街道(包含1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二、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截至2020年底涪陵区范围内共查明各类地质灾害538处,其中滑坡451处,危岩崩塌49处,其它38处。共威胁居民群众1.72万人生命财产安全,潜在经济损失约9.3亿元。

   (二)“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总体目标为:工程治理地质灾害点183个,搬迁避让34个地质灾害点224户1185人,地质灾害点销号610个,其余地质灾害点均纳入监测预警体系。

“十三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规划自然资源系统和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区围绕“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完成各类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130处,避险移民搬迁396户1641人,处置突发地质灾害共304起,紧急转移群众622户3221人,圆满完成了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地质环境和青山绿水的自然融合。

一是合力筑防坚堤坝。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部门联动,形成了政府主导、规资部门组织协调、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同时加快了应急体系建设,形成应急管理“四大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

二是专群结合强排查。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同时对重点地灾隐患点及重点区域加强排查,完善汛期驻守制度,形成专群结合的三查工作机制,将地灾险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是监测预警全覆盖。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四重”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工作信息化管理,基本实现辖区地灾隐患点实施全覆盖监测。

四是资金筹措显成效。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得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对需要实施治理的大、中型地质灾害项目,由区政府申报中央(市级)财政资金;对小微型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避让、面上群测群防项目则列入区财政资金,充分保障了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进行。完成了小微地灾项目工程治理106处,区财政投入资金1653.35万元,实施搬迁避让396户1641人,区财政投入资金729万元,群测群防补助资金795万元。

   (三)“十四五”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1. 面临的形势

地灾防治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新时代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践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原则,立足市委、市政府赋予涪陵“三个重要、一个支点”定位,为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城市目标,给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高标准。

国土空间精准度。涪陵区坚持从全局谋划,充分发挥“一区”连接“两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空间布局提升全区经济、质量、服务及城市承载力,达到战略支点作用。为减小国土空间承载力,地质灾害综合整治任务艰巨。

孕灾条件控制难。涪陵区孕灾条件充分。一是地处四川盆地和盆边山地过渡地带,为一系列呈带状延伸的平行岭谷分布区,境内被长江、乌江河谷横断,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二是降雨等极端天气过程增多,在暴雨、连阴雨及旱涝交错等多种灾害性天气下,致灾风险进一步加大。三是随着我区工程建设实施,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增大。

发展趋势柔性大。一是涪陵区地形地貌多样交替,且地质构造条件复杂,特别是三峡库区段由西向东横贯过境,长江干支流沿线和高陡峡谷区切割强烈、沿岸岸坡范围内地质灾害体发育,基岩顺向坡分布范围较广,30米消落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涪陵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气温变化特征明显,特别是夏季雨水增多,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强降雨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呈上升趋势,因雨致灾风险进一步加大。三是随着涪陵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快建设实施,城市、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活动增多,加之新农村建设切坡建房增多,对地质环境影响增大。因涪陵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叠加暴雨、地震、工程活动等因素,地质灾害将呈区域性变化,呈高发频发态势。

2. 存在的问题

地灾防治难度大。地质灾害包括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它将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地质环境的利用过程出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且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点多面广,防治难度大。

预警精度不高。涪陵区已开展地质灾害点智能化监测,实现了监测数据同步传输,但易受人为因素及气象因素影响,使对地质灾害变形过程、失稳模式判定失误。

避险搬迁制约大。涪陵区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汛期,具突发性、随机性等。避险搬迁补助资金较低,房屋选址调节难度大,群众对搬迁避让积极性不高,影响避险搬迁工作实施。

地质灾害防治意识不足。涪陵区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演练,狠抓“四重”网格化管理,但仍然存在防灾意识局部较低,建房切坡随意,意识提高不足。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第二章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各级主体责任,狠抓隐患排查,强化监测预警,落实应急预案,即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又防灾有方、治灾有法、救灾有略。着力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挑战,切实减轻地质灾害危害,积极防范、科学应对、高效处置各类突发地质灾害事件。

   (二)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和谐发展。地质灾害防治事关民生,责任重大,始终把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地质灾害防治,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脱险、人居环境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是统筹规划、预防为主、避让优先、综合防治。统筹推进规划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的结合,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整合资源,合理配置,确保科学、高效防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调查评价精度和监测预警水平,有序推进避险搬迁,确保“开心搬、及时搬、合理搬”,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等密切结合,有针对性综合防治地质灾害。

三是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应急局、城市管理局、住房城乡建委、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与配合,构建纵横贯通的行政管理体系,强化部门协作,加强地质灾害管控,按照职责范围分级分部门做好各自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是依法应对、科学减灾。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坚持依法应对,提高防治工作的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为高效开展防灾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注重科技创新,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技术的研究,推进决策科学化,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领域的集成转化和推广,提升综合防治能力。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以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目标,到2025年,全面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创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全覆盖应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地质灾害分析评估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专业人才队伍及装备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公众对灾害风险认识进一步加强,通过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整治、能力建设及经济社会五个指标提升,达到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全面提升。(见附表1)

具体目标:加强区域性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完成1处集镇地质灾害风险调勘查,以工程治理及搬迁避让为主导,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水平,完成小微地质灾害工程治理40个,避险搬迁82户281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0处,同时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三查”,实现智能化监测预警全覆盖,显著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精准度,大幅度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支撑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见附表2)

四、地质灾害风险与防治区划

   (一)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涪陵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同一地质灾害易发区根据地质条件及分布的不同划分为不同亚区。其中,高易发区面积50.115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白涛街道南西侧、清溪镇西侧、江东街道北侧等地区;中易发区面积988.87849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石沱镇—新妙镇以西地段、马武镇—荔枝街道以西段、江东—白涛—武陵山段及江北—李渡以北等地区;低易发区面积1792.545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龙潭—同乐—蔺市—龙桥—崇义—敦仁以西等地区、马鞍—义和—李渡以西等地区、大木—焦石—南沱等地区、珍溪—百胜—江北以东等地区。(见附表3)

   (二)地质灾害风险分区

涪陵区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划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三个等级风险区。高风险区面积约20.204km2,主要分布在涪陵江南城区建成区及清溪—江东—白涛沿线范围内;中风险区面积约546.82km2,主要分布在地质灾害较发育区。其余地段为低风险区,面积约2264.517km2。

   (三)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本次规划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发育密度、规模、危险性、危害程度,结合涪陵区交通、经济、城市等发展规划,全区按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进行总体划分。

1.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新妙镇至南沱镇长江沿江一带,白涛街道至涪陵江南城区乌江沿江一带及涪陵江南城区、新城区一带,面积约269.2508km2,占全区总面积的9.15%。

2. 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石沱镇、新妙镇以西,大顺镇以北、马武镇以北、青羊镇以南、同乐镇以东,荔枝街道以南,江东街道、清溪镇以南,百胜镇以北、江北街道以北、马鞍街道以北及李渡街道,百胜镇以北—珍溪镇以西一带。该区面积约1033.4366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5.12%。

3. 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涪陵区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主要为重点防治区和次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地区。该区主要分布于珍溪镇、百胜镇以南、江北街道以北、义和街道,新妙镇以西、增福镇南西区、大顺镇以南,龙潭镇、同乐镇以西、青羊镇以西、蔺市街道西南区、龙桥街道中部,白涛街道东侧、武陵山乡、大木乡、焦石镇—罗云镇—南沱镇以南一带。该区面积约1528.8523km2,占全区总面积的51.96%。

五、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统筹规划、预防为主、避让优先、综合防治的原则,开展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程治理、搬迁避让、地质灾害三查、应急处置调查等以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工作,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设。

   (一)工程建设

1. 调查评价工程

一是开展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评价工作。二是根据地质灾害“三查”工作制度要求,结合涪陵区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索运行工作效率高、防治效果好、投入经费少的地质灾害巡查、排查、核查的工作制度,具体工作部署及要求如下:

   (1)区域地质灾害调查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同步开展辖区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地质灾害“三查”

在区政府组织下,由乡镇街道牵头、规划自然资源部门提供技术支持、驻守的地质技术支撑单位配合对辖区地质灾害点进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及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及雨后核查的全覆盖工作。

   (3)地质灾害专业排查

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接轨组织技术支持队伍开展一次全区地质灾害专业排查工作,对排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类提出处置建议,更新地质灾害数据库。

   (4)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与调查

运用多种遥感观测技术,每年实施一次对全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与调查,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及精准度。

   (5)集镇地质灾害风险调勘查

对1个重点集镇开展1︰5000地质灾害风险调勘查,查明集镇及周边地质灾害发育情况,评估其风险等级,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为集镇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6)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勘查

对全区威胁人数50人以上的11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1︰1000—1︰2000勘查,查明地质灾害基本特征,根据风险评价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见附表6)

2. 监测预警工程

运用科学技术建立起预警系统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的有机结合,提高我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的精确度和实用性,为防灾减灾提供保障。

   (1)全面完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

在完成的二级专业监测预警7处、三级群测群防智能化监测预警387处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建设智能化监测预警144处,全面完成全区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安装建设。积极引进MIMO边坡变形监测雷达监测系统并进行试点、推广。

   (2)专群结合GNSS监测仪器应用

涪陵区审查通过设计实施59处,在原三级监测基础上安装专群结合GNSS监测仪器,与早期预警系统实施同步监测预警。

   (3)设备维护

对全区538处二级、三级地质灾害开展监测预警,做好设备维护及管理,及时发布预警等工作。

   (4)群测群防监测

在对全区538处地质灾害点开展技防的同时,继续做好群测群防监测。

   (5)依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加入高精度孕灾环境条件,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建设智能化计算模型。(见附表7)

3. 综合治理工程

对严重威胁城镇、居民聚居区、交通干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重点、分层次”实施工程治理措施。规划部署11处纳入中央和市级地灾防治专项资金地灾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40处小微地质灾害纳入区级财政地灾防治专项工程治理。(见附表8)

4. 避险移民搬迁工程

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减少受威胁人口为出发点,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城乡规划,选择威胁人数少,治理难度大且具备搬迁避让条件的灾害隐患点实施避险移民搬迁,在源头上进行了管控,按地灾隐患点的稳定性、危害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避险移民搬迁工作。“十四五”期间,完成82户281人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避险移民搬迁。(见附表9)

5. 应急工程

   (1)建设目标

加快形成应急管理,构建“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结构合理、平战结合”的行政管理体系,组建“专常兼备、训练有素、扎根基层、靠近现场”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提高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主要任务

① 应急调查、处置

对全区突发地质灾害积极开展应急调查,了解险情,划定危险区范围,判断变形发展阶段、稳定性及监测预警级别,研判发展变化趋势,提出防范措施建议,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② 应急演练

一是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充分利用进村入院等形式广泛开展地灾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提高群众减灾防灾意识。二是每年开展一次区级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并对所有纳入群测群防的地灾点逐一开展简易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磨合队伍、提升战力,让基层干部和受威胁群众熟练掌握预警信号、撤离路线,提高群众防灾避险能力。

6. 能力建设工程

着眼防救结合、科学高效、实用可靠应急管理战术要求,优化区政府应急管理,建立有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四重”网格人员装备更新及防灾技能培训,充分发挥、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公众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为事故灾难防治和救援提供支持。

   (1)加强信息化建设

根据涪陵区孕灾环境、致灾机理,以风险管控为核心,运用专群结合,以智能化监测提供空间信息,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预判地质灾害风险,再依靠专业人员形成调查核实,做到信息反馈,从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及成果发布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提高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

   (2)加强基层能力建设

“四重”网格员建设:加强对片区负责人、群测群防员防灾能力建设,配备地质灾害防治基本设备,每年参加1次集中培训,驻守队员不定期开展实地培训。加强地灾驻守地质队员管理,定期开展驻守地质队员驻守工作培训,保障驻守队员手持GPS、无人机、测距仪等基本设备配置。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地环站人员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采用专用设备。

技术支撑队伍建设:对4支地灾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配备专业设备,每年集中开展1次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专业队伍技术支撑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人员培训:建立专家聘任、培训、管理、使用、奖惩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开展技术交流及经验交流,为事故灾难防治和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和演练

加强对群测群防人员的培训工作,落实“四重”网格员,分片区开展地灾防治培训。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震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等契机,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发放宣传资料,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政策,并通过展台发放资料、现场解答、宣传画报、宣传车行等方式公开宣传,通过本地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地灾防治宣传活动,普及地灾知识,提高居民减灾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组织乡镇、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单点应急演练,每年组织开展1次区级地质灾害综合防灾演练。(见附表10)

7. 科技创新

始终贯彻“科技防灾”的理念,加快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提高自动化防灾水平,实现专业监测自动化。加快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各行业领域风险监测系统,全面推进风险研判、识别、评估,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不断提升“科技防灾”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8.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根据《三峡后续工作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0年修编)》,“十四五”期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将以“蓄降水安全监测防范和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为实施重点,沿江地质灾害、重点移民城集镇为防范重点地段,汛期和蓄降水期间为防治重点时段,结合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涪陵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群测群防

全面落实“四重”网格相关责任人,实现群测群防建点标准化、监测规范化、预警精准化。对于突发险情的监测点应及时调整方案,转为搬迁避让或实施工程治理。

   (2)专业监测

涪陵区纳入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专业监测项目7个,随着科技的发展创新,调整先进的监测手段、设备及监测内容,增加监测有效的方法。

   (3)区域地质灾害调查

全面摸清辖区地质环境状况和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开展地质灾害1︰50000详细调查、重点区1︰10000精细化调查和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长江干流涪陵区消落区岩体劣化调(勘)查工作。

   (4)工程治理

“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三峡后续地质灾害防治规划13个治理项目的工程治理。根据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和实际需要,及时开展应急抢险项目处置。(见附表11)

   (二)强化改革

1. 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

依托市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中心,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利用调度台,提高调度核心功能,实现我区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相结合,提高地质灾害调查效率和早期识别能力。

2. 完善监督制度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实地检查督导,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组织地环科、地环站、驻守地质队、乡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书面发送整改和督办,做到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确保我区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规模化。

   (三)落实政策

1. 避险移民搬迁政策

研究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与空间发展策略相结合,转变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式,制定相关用地配套政策,保障避险移民搬迁群众的住房选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

2. 开展重点区域“双控”模式

根据风险区划定,选择典型区域,探索地质灾害管控方法、机制,再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安全要求,划定各类控制线,实现重要资源再利用,制定各类风险区土地利用政策及条件。

六、投资规划

本规划中的防治措施包括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监测预警、专业监测、地质灾害风险调(勘)查五大类,涪陵区总投资11516万元,并根据规划中的防治措施,依据2021年至2025年每年规划相关任务,进行费用分解执行。(见附表12、附表13)

七、保障措施

   (一)强龙头、共参与

严格按照《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政府是本次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依照职能职责机制分工合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并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政绩考核,构建“群专结合、群干结合,分工合作、全民参与”的防灾新局面。

   (二)筑平台、建机制

坚持依法防灾,完善与《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责任倒查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检测、后期维护相关制度,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危险性评估、风险区划、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勘查、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工作制度。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三)严管理、保落实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建设,特别是基层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提高基层人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从业人员保障机制建设,制定鼓励政策,确保队伍稳定。完善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员及地环站人员“四重”网格化体系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强化防治手段。建立驻守地质队固定防区制度,加强驻守人员应急装备配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调度中心建设,提高应急处置快速反应能力,构建应急调度中心的“标准化、信息化、立体化”。

   (四)增投入、优发展

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搬迁、治理、应急处置和地质灾害防治设施后期维护等工作得以有效实施。建立政府、社会和责任者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共同防御机制,资金来源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城市规划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整合各类资金,为完成规划任务提供资金保障。制定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成效挂钩土地用地的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投入机制,保障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来源长期稳定,促进国土空间有效发展。

   (五)多宣传、营氛围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让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方式提高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应对地质灾害灾险情的能力,同时,发放宣传画册、避险明白卡,布置展板、宣传口号,播放宣传短片等方式,营造全民防灾的氛围。


附件:

1. 涪陵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2. 涪陵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十四五”规划年度目标

3. 涪陵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表

4. 涪陵区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分区表

5. 涪陵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表

6. “十四五”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工作部署

7. “十四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工作部署

8. “十四五”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工作部署

9. “十四五”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工作部署

10. “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工程工作部署

11. “十四五”三峡后续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工作部署

12. “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估算表

13. “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估算分解表

14. 重庆市涪陵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说明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