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战略部署,涪陵区积极响应,科学编制了《涪陵区水网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后文称《规划》)。
本规划旨在通过系统谋划、科学布局,全面落实国家及重庆市关于水安全保障的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针对涪陵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防洪减灾能力不足、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提出系统性、前瞻性的解决方案,构建符合实际、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涪陵区水网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二、主体框架
《规划》由建设基础与面临形势、总体要求、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构建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提升水网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创新水网现代化管理体系、投资匡算与实施安排、环境影响评价、保障措施共十个篇章。其中,第三、四、五、六篇章为重点内容。第三篇章“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提出对照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总体目标,在强化节水的基础上,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关系,保障供水安全。第四篇章“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提出构建“两江筑一圈、多河防一区”现代化涪陵区防洪总体布局。第五篇章“构建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提出全力构建“两带三屏多廊多点”的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格局。第六篇章“提升水网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根据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总体要求和重庆市数字水利建设规划主要布局,构建涪陵区数字孪生水网总体架构。
三、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涪陵区水网主骨架,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持续水安澜、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涪陵区水网,水资源配置体系、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四预”完备的数字孪生水网体系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四、重点项目规划
《规划》第八章对拟实施的重点项目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骨干水源工程(金钗堰水库扩建工程、龙马水库工程、油江河水库工程、大石桥水库工程),重点引调水工程(涪陵区一江两岸引调水工程),非常规利用水工程(潘家坝再生水利用项目、大耍坝污水处理厂、江东再生水利用项目),重点供水工程(新建扩建规模化水厂、新建输配水管网、水厂互联互通工程),灌区工程(新建1处小型灌区、新建4处中型灌区、续建5处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城乡防洪减灾工程水生态保护工程与水网数字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