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申报涪陵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项目的通知
日期:2025-08-28
字 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打通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的收储、加工和销售环节,探索推广农作物秸秆离田加工高值利用模式,建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现将《涪陵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请各镇街加强宣传,鼓励辖区内符合条件且有实力的农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申报指南要求积极申报。

(此页无正文)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8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涪陵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一、目标任务

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消除秸秆露天焚烧为目标,通过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在传统以直接还田利用为主的基础上,探索农作物秸秆离田资源化高值利用模式,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进一步发展,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全区农作物秸秆离田资源化高值利用6000吨以上、禁烧区范围1500吨以上,确保2025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

二、申报条件

(一)补助对象及要求

1.取得工商注册登记的农业企业或集体经济组织;

2.有依法交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3.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二)补助规模

在全区范围内择优选择1家农业企业或者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三)补助方式

按照“先建后补”的补助方式。

(四)补助环节

项目补贴资金主要用于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包括租赁场地、配置农田秸秆捡拾机械、采购秸秆转运车、叉车及秸秆粉碎机、打包机等相关机器设备以及秸秆收购补贴等环节,打通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的收储运加工环节,推广农作物秸秆离田高值利用模式,进一步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五)补助标准

项目补贴总投资240万元以内,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实施主体租赁场地或建设临时收储点,配置农田秸秆捡拾机械、采购秸秆转运车、叉车及秸秆粉碎机、打包机等用于体系建设的机器设备,其中机器设备补助不超过市场价格的50%(包含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部分);对实施主体收购涪陵区内农作物秸秆而产生的人工费、运输费、收储点运营成本等,据实按秸秆收购台账核算,每吨补贴400元,要求秸秆在运出镇街辖区时,需镇街村(居)出具秸秆收购证明(附件1)。

(六)进度安排

2025年8月,区农业农村委编制印发项目申报通知,各镇街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或者集体经济组织积极申报。

2024年9月初,区农业农村委组织专家对实施主体进行评审公示,并与确定实施项目的主体签订实施协议。

2025年9月中旬-11月,主体实施项目,收集整理项目资料。

2025年12月,主体上报项目资料,区农业农村委组织验收组对主体实施项目进行验收,工作总结、档案整理及申请补贴发放。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程序。采取业主自行申报,镇街推荐,区级评审,择优选择实施业主。采取先建后补方式,项目完成后,经区级验收审核合格后兑付补助资金。

(二)申报对象提供资料。1.提供《涪陵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项目申报表》(附件2);2.提供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和法人身份证等复印件(盖鲜章);3.提供涪陵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附件3)。

(三)申报截止时间。符合条件的申报对象自愿申报,在2025年9月4日前,将项目申报表、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资料经镇街审批(盖章)后报送区农业农村委303办公室,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华中路1号,联系人:王秋婷,联系电话:15223829433。逾期不再受理。


附件:1.镇街村(居)秸秆收购证明

             2.涪陵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项目申报表

             3.涪陵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样式)


一、项目总体情况

从秸秆资源情况、主要技术模式、秸秆产业主体情况(包括区域内与秸秆产业紧密相关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储运企业等主体情况)等方面描述全区的整体情况。

二、项目实施内容

(一)项目名称:

(二)建设单位: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需要描述清楚秸秆收储点建设的思路、秸秆收集离田的利益连接模式及收集处理目标等)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设备方案:(需要描述清楚收储点规模、机器设备采购型号和数量,机器设备数量要根据收集的能力而符合逻辑,并用表格展示)

2.收储运方案:(需要描述清楚计划秸秆收集、运输等方式、测算描述各个环节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情况)

三、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需细化描述各个时间段的实施内容)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分配(需列明细资金具体用途和投资标准。总投资文字描述,资金具体用途和使用明细表格描述)

五、效益分析(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分析)

六、项目保障措施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