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记者从涪陵区公路事务中心获悉,国道348武(汉)大(理)路(原茶涪路或渝巴路)涪陵区新妙镇庆林村5组段天池隧道完成相关检测和隧道改造设计,工程队已经进场施工,计划5月底达到通车条件。
当天,记者在天池隧道抢险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一辆挖掘机正在破碎隧道内的病害路面;在天池隧道涪陵段与巴南段交汇处,一台装载机将破碎的路面废料装进运输车,满载废料的运输车缓缓驶出隧道;在天池隧道涪陵端洞口右侧新隆湾(小地名)的原配电房上方,一台挖掘机正在挖填土石方,不久后这里将新建两道档墙,用以阻挡泥石流的侵袭。
国道348天池隧道进口位于巴南区麻柳嘴镇水淹凼村,出口位于涪陵区新妙镇庆林村八岩山脚下,全长2910米,其中巴南段2060米,涪陵段850米,已运行13年,为双向行驶隧道,是连接涪陵、巴南、南岸和长寿的主要道路。
去年8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该隧道出现积水严重、大面积泥石流险情,造成涪陵端配电房被淹没,隧道内长约55米路面凸起开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该道路一度中断。涪陵区公路事务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对其实施封闭管理,抓紧时间排险、抢险。目前,天池隧道抢险项目已全面完成应急及专项检查检测、隧道改造设计等工序,工程队已正式进场施工。
据介绍,天池隧道抢险项目包含土建和电气两部分,计划建安投资1150万元。其中土建部分包含衬砌内空洞脱空治理、渗漏水治理、排水系统改造,内装病害治理、恢复路基挡墙,路面病害处置、完善管理房,安全设施附属等内容;电气部分包含拆除原有配电室供电设备、电力电缆,更换配电室设备,更换隧道内电力设备,新设一条架空线路至新建配电房,建设、拆迁原隧道监控,后台操作系统更新为现代化管理模式等内容。
天池隧道抢险项目技术负责人熊光文介绍:“受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内容多、作业面广、面临雨季汛期、需要多家参建单位通力协作等因素影响,我们采取平行、交叉、流水相结合的作业形式,工人24小时不间断施工,力争在5月底前完成所有作业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天池隧道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水丰富,暴雨天气易发大量涌水,特别是在持续的强降雨和积水冲刷下易有险情发生的特点,此次隧道改造设计方案中采取了多项措施增强其综合排水能力,一是在配电房处修建排水沟,使排水更加通畅;二是在巴南段新增了隧道外导流洞,并接通排水沟,使八岩山上的大量积水通过排水沟引流;三是将洞内排水沟断面由原来的40厘米扩大至70厘米,洞内排水量也将增大一倍多。 (记者 袁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