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映象”移民巷巷口
日前,由涪陵区水利局和荔枝街道联合打造的“移民映象”移民巷建成开放。据悉,这是重庆市首条户外展现三峡移民精神的智慧生活体验巷道。这条具有文化溯源和纪念意义的巷道刚一建成,就成为广大涪陵市民打卡的网红巷道。
涪陵城市文化新地标
过往市民观看“移民映象”移民巷展陈的移民主题图片
漫步在“移民映象”内,浮雕、塑像等雕塑,绘制在梯步、山墙等处的绘画,展板、笑脸墙等图片,门楣、风雨廊等装置,智慧音箱、智慧座椅、智慧屏等现代化的设施与这里的自然景致融为一体。这条长约160米的巷道以“百年追梦,盛世梦圆”“爱国奉献,众志成城”“心系三峡,情满涪州”“老城新生,凤凰涅槃”“三峡工程大事件”等五个篇章,呈现了涪陵三峡移民这一主题以及移民精神的内涵。在今年这个恰逢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30周年的特殊年份,该巷道成为展现涪陵城市文化的又一新地标。
“移民映象”移民巷的梯步绘画
“移民映象”其前身为移民梯,它连接顺江大道和望州公园,毗邻浙涪友谊学校。18年前,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率队来到涪陵,对口支援1000万元建设移民学校,并亲自为浙涪友谊学校奠基。多年来,浙江省党政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多次莅临涪陵,关心支持涪陵经济社会发展。
不少由此经过的市民或驻足观看,或畅聊三峡移民这段历史,或感慨涪陵城市形象的变迁,或用手机拍摄照片和视频将其定格。市民况中琴说:“通过这条巷道,我们从中了解到涪陵曾经为三峡工程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也了解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意义和重要性。”更多从此经过的市民则表示,这条巷道不仅方便了大家出行,而且还美化了环境,让出行变得更舒心。
记载涪陵历史文化
三峡工程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浩大的三峡移民工作中,116万勤劳朴实的涪陵儿女“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唱响了一曲雄浑豪迈的移民壮歌。20余年来,全区累计拨付移民资金79亿元,搬迁安置移民101936人。2015年6月,涪陵区顺利通过原国务院三峡办组织的三峡移民工程竣工验收,为20余年的三峡移民工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荔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毛超说:“‘移民映象’运用‘科技+绿色’‘纪念+传承’‘休闲+便民’的方式,全面彰显浙江、涪陵对口支援移民迁建深厚情谊,充分展现‘三峡移民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一个绿色、智慧、全新的出行环境。”
“移民映象”的打造,兼具环境治理和惠民效果,同时记载了涪陵的历史文化,对年轻一代具有教育、传承意义。接下来,荔枝街道将根据辖区实际和群众需求,将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与老旧背街小巷改造深度结合,陆续打造“文化家风巷”“模范巷”“先锋巷”“体育健身巷”等特色文化巷,让文明实践融入城市建设和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记者 袁晓露 夏雷 何乾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