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展文化沙龙研学活动
日期:2022-06-16
字 号:

近日,以“白鹤时鸣”为主题的文化沙龙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举行,这是该馆在文化遗产宣传月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邀请三位熟知涪陵地方文化的学者专家讲解与涪陵传统文化知识,35名涪陵地方文化爱好者聆听讲座。

涪陵区文联原副主席李世权以《北岩文化》为题,讲述“涪陵名山、圣山、北山坪”名称的历史由来,程颐与点易洞的渊源,涪陵教育与钩深书院等知识,让在场观众了解涪陵本土文化的历史渊源;涪陵区博物馆馆长黄海以《古桥》为题,介绍了涪陵域内平桥、拱桥等,从最早的宋绍兴五年到清代咸丰年间,一座座桥承载了历史,记录着变迁;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杨邦德以《康熙年间白鹤梁题刻解析》为主题,讲述康熙年间王士祯、萧星拱题刻背后的故事,让在场观众不禁感叹题刻不再是生硬石头上的文字,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与会的白鹤梁文化爱好者与学者专家共同探讨了白鹤梁题刻和点易洞、爻里小镇之间的关系,并畅想两个景区的连片发展。

与会市民周玉杰说:“第一个词就是传播,传播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白鹤梁的文化,或者北岩的文化,沙龙过程中更多的涉及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二个词是传递,就是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究竟是传递怎样的价值观,比如我们都在讲的家国情怀,对国家的认同,对家乡的认同是很重要的。第三个词就是传承,白鹤梁从千年之前到现在,我们现在做的事情都是在传承。今天的内容能引发我们关于传递、传播、传承,甚至是创造等方面的新的思考。”

此次活动由涪陵区委宣传部指导,由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主办,涪陵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协举,旨在不断挖掘、阐发白鹤梁题刻的价值,宣传、普及白鹤梁文化,推出一批最新研究成果,推动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创建中国水文博物馆。(记者 袁晓露)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