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克胜、黄亚林夫妇清理长江退水后留在堤坝上的淤泥
在涪陵区龙桥街道北拱社区,有这样一对老夫妻,每年三四月份长江水位开始下降的时候,在长江北拱段的堤坝上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一人拿扫帚,一人拿铁锹,在无数次弯腰中,将堤坝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就是全国最美家庭、重庆市文明家庭称号获得者钟克胜、黄亚林夫妇。
7月29日,记者来到北拱社区采访两位老人时,他们正在堤坝上打扫。“这个地方没清扫干净,我们没事就来铲几下。”钟克胜说。只见他铲几下又站起来活动一下腰,有点吃力的样子,一问才知原来老人近两年腰椎不太好,时不时腰痛。两位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身体已大不如前,黄亚林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哮喘,但他们义务清扫堤坝的决心从未改变,“这点病没得事,干得动一天就要干一天。”黄亚林说。
16年前,两位老人第一次清扫长江堤坝时,都还未满60岁,如今均已步入古稀之年,钟克胜73岁,黄亚林70岁。
2006年,北拱场镇北侧修建长江堤坝,在堤坝中部有一个1米多宽的亲水平台,居民可以在此近距离欣赏江景。但是涨水季节,该平台会被江水淹没。到了枯水季节,水位下降后,平台上就堆积了厚厚的一层淤泥,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行人也无法行走。此时已退休赋闲在家的钟克胜便和妻子商量一起打扫亲水平台。就这样,夫妻俩成为长江边上的“环保卫士”。16年间,他们扫坏了近50把扫帚,用坏了10余把铁锹,还感召了近10名场镇居民加入义务清扫堤坝淤泥和垃圾的志愿者队伍。
钟克胜和黄亚林老人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母亲河的热爱,他们也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热爱。走进他们家,和谐幸福之家的氛围特别浓,老人的一双儿女承欢膝下,儿子和孙子还加入进来和他们一起清扫堤坝;家中窗明几净,喝茶、种花、健身是两位老人的日常;钟克胜老人喜欢书法,便在每年春节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写春联送给左邻右舍……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他们家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用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诠释着最美家庭的真谛。(文/记者 周庆 刘雷 图/记者 何乾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