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涪陵小田溪墓群发现早期巴人踪迹
日期:2022-09-30
字 号:

今年小田溪墓群考古发掘现场

涪陵小田溪墓群是巴文化研究的一处重要文物。日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结束了今年对小田溪墓群开展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并从遗迹遗物中发现了早期巴人的踪迹。

小田溪墓群位于乌江西岸的一二级台地上,面积8万平方米。这次考古发掘的陈家嘴遗址和网背沱遗址,先后发掘出了大量灰坑遗迹,陶器、动物骨骼等遗物。其中,在网背沱区域,考古人员清理出一个不规则四边形的灰坑,通长约10.3米。从功能性质推断,这是一处商周时期的生活垃圾坑。

考古现场出土文物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燕妮介绍:“这是个体量非常大的灰坑,应该是人类丢弃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一个坑。这也说明我们现在发掘的这个区域,就是古人活动、生活聚落的一个边缘的区域。垃圾不可能丢在自己房子旁边,他们会在这个聚落的旁边有一些比较集中的垃圾丢弃的场所。”

灰坑里面出土了大约上万片的陶片,经过考古人员整理,现在已经修复完成接近70件左右,包括小平底罐、尖底杯、角杯圜底罐、船形杯等。

专家认为,商代晚期以峡江地区为中心的石地坝文化开始崛起,这种文化以陶圜底器和尖底器的组合为特征,是早期巴文化日臻成熟的标志。而小田溪墓群出土的主体陶器群,与石地坝文化基本相同。

燕妮说:“如果把乌江地区的文化面貌梳理清楚,对于研究长江流域的文化圈,包括巴文化跟周边楚文化之间关系,是很好一个实物材料。”

小田溪墓群的考古发掘,已经持续了近50年时间。在一次取土烧砖时,小田溪墓群被当地村民偶然发现。1972年至2007年,四川博物院和重庆文物考古所先后对小田溪墓群开展7次发掘,发掘面积达到11500平方米,清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贵族墓葬20座、房址3座,出土了虎纽錞于、战国青铜柳叶剑等大量珍贵文物。这也是重庆地区目前唯一一处巴文化高等级贵族墓地。

涪陵区博物馆馆长、文博研究馆员黄海认为:“文献记载‘巴之先王陵多在枳(涪陵)’,现在从巴人活动地区发现的文物也不少,但等级高的只有小田溪。所以小田溪遗址对巴文化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田溪墓群出土的文物,为巴渝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今年7月,重庆市文物局正式对外公布我市申报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庆)重点建设内容。其中,小田溪遗址作为巴文化展示区的重要载体,将建设小田溪巴王陵遗址博物馆、小田溪巴王陵考古遗址公园。

“小田溪墓群,在重庆这个晚期巴文化研究里面,是非常重要的遗址点。后期,希望通过考古发掘、遗址公园规划,能够带动整个涪陵巴文化、重庆巴文化的研究。”燕妮说。(记者 严文霜 夏雷 田昊鹰)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