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走好新时代之路,从今天起,涪陵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推出“敢闯敢干 唯实争先”系列报道,彰显敢闯的精神、聚焦实干的品质、发扬创新的活力。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系统中央控制室
12月17日,位于涪陵临港经济区的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合智能生产车间,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10套切粒机正有序平稳运行,聚合物溶液像水流一般在管道内流淌,很快变成了晶莹剔透的PET切片。在智能化系统的加持下,生产过程高效且秩序井然。今年以来,市级重点企业——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敢”字当先、抢抓机遇,在项目100%达产第一年突破百亿产值,跑出了敢闯敢干的“万凯速度”。
“随着二期项目顺利投产,我们今年实现了年产能120万吨目标。”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轮值总经理袁春剑说,“我们充分把握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战略机遇,提高产品在出口和内销市场的占有率,实现了年产值破百亿,创造出了‘万凯速度’。”
重庆万凯主要生产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热罐装饮料、碳酸饮料、食用油、酒类等食品、轻工、电子包装领域。自2018年入驻涪陵以来,该公司抢抓工期、攻坚克难,在2020年3月和今年1月顺利实现一期、二期项目投产。同时通过引进大型集散控制系统实施智能改造,走上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今年诸多不利的外部环境下逆势向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敢于创新 引领发展
重庆万凯成立以来,充分把握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着眼全球PET瓶片市场,抢抓商机,坚持内销、出口两手抓,不断扩大产品出口份额,提高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实现产销两旺。
重庆万凯入驻涪陵以来,积极践行“绿色+”“科创+”赋能发展之路,坚持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将创新贯穿于项目建设和公司运营全过程,努力将企业打造成瓶级聚酯切片全球行业最先进、最绿色的制造企业。为此,公司引进了行业最先进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载体,不断优化产品生产装置运行效率。同时,通过引进科研人才、扩大产学研合作规模、提高公司科研成果奖励标准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公司科技创新实力。三年来,该公司先后成功创建了市级连续聚酯数字化车间和数字智能化工厂,通过了重庆市首批两化融合AA评定、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市级化工产业链主企业、重庆市“绿色工厂”认定。
攻坚克难 实干争先
近年来,新冠疫情、国际地缘冲突、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交织存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而困难。在危机面前,重庆万凯统筹调度各方资源,克服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先后顺利实现年产能120万吨装置投产运行,预计今年年产值将破百亿,从而实现逆势增长。
2018年10月,来自浙江万凯的7人管理团队从浙江誓师出发,随即迅速投入项目建设之中。为更好地推动工作进程,共有37名各级管理者先后从浙江万凯支援到重庆万凯。他们中多数是举家前来,扎根在公司。在公司内,一直崇尚实干为先、敢于担当的工作原则,各级管理者以上率下、亲自示范,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确保各项“安稳长满优”运行。设立防错、容错、纠错机制,从而激发了全体员工敢闯敢拼的冲劲,以实干创造了万凯品牌和万凯速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汇聚人才 再展宏图
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重庆万凯始终坚持“引入具有成长性的人才,培养具有学习力的员工,重用具有大局观的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的核心人才观,在人才的选育用任留上积极开拓工作思路,汇聚更多人才,让他们在这里能够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广阔舞台,一大批有能力的年轻人被委以重任。公司现有员工近700人,其中大专以上员工占比55%,后备力量和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目前,公司正加紧建设人才公寓,提升员工生活幸福指数,并拟在现有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的平台基础上大力引进一批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深化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合作,运用院士、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等雄厚人才资源,着重研究高分子新材料方向。同时完善公司人才激励政策,用更开放的思维和更好的平台吸引人才,实现重庆万凯“管理领先、技术领先、核心竞争力领先”。
2022年3月29日,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创业板正式上市。新征程上,唯有敢闯敢试才能赢得主动。重庆万凯积极瞄准全球领先、行业领先的发展目标,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继续加大创新投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发新产品,开展医学、光学等产品跨界应用专项合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同时有效对接和利用全球资源,为产业报国、实业强国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万凯力量。
袁春剑介绍,重庆万凯新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54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约800亩,项目总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接下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快三期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产能、加大人才引进,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围绕“科创+”“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型工业化时代的全球瓶级切片制造引领者,为建设瓶级切片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而努力奋斗。三期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能够实现年产能180万吨、实现年产值约150亿元,在涪陵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打造涪陵新的支柱产业,打通聚酯产业链条,有效弥补中国西部地区聚酯瓶片的空缺,成为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全球产能最大的生产基地。(记者 刘洋 何乾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