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点亮“城市台灯”—— “涪进斋”二十四小时不打烊
日期:2023-02-13
字 号:

“涪进斋”城市书房大门

这是一处长江边上的书屋,临坐窗前,抬头便是烟波浩渺的长江水。捧一本书,找一个舒服的姿势,你可以把它当成放松身心的书吧,也可以把它当成你理想中的书房。2月8日,记者体验涪陵“城市台灯”——“涪进斋”24小时城市书房。从当天晚上起,这里24小时不打烊。

走进“涪进斋”,环境温馨舒适,装饰古朴典雅,室内书香弥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代“涪州五贤”程颐、黄庭坚、谯定、尹焞、公式渊,周煌、张载、徐邦道等涪陵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涪陵故事”和名言名句在书房墙上展示着,让人有一种与先贤对话的穿越感。

涪陵书香文脉和笃学之气久远。据记载,涪州(今涪陵)明清两代有文科进士五十六名,居川渝各州县榜首,素有“进士之乡”的美誉,“涪进斋”城市书房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市民在书房看书

清晨的“涪进斋”,有身临校园的错觉,前来看书学习的人陆续而至,最早的早上8点就到了。他们大多是学生,有的在复习准备开学后的期末考试,有的埋头看考研学习资料,有的戴着耳机在上专业网课……

“在学校之外,有这样一个安静又方便的学习环境,有一种很强烈的幸福感。”大学生侯京彤说,这里学习氛围很好,就像在自习室一样,她最近几天都和同学在这里复习专业课,为延期到开学后的上学期期末考试做准备。

与涪陵文脉延续、学风敦厚的先贤智慧铸就的“涪陵学派”精髓相融合,使其成为激励后世莘莘学子勤学勤思的精神港湾,正是涪陵打造“涪进斋”城市书房的题中之义。同时寓意涪陵进步腾飞,书香浸润着我们的家园。

一书一世界,一城一情怀。好的阅读氛围能滋养城市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质。近年来,涪陵区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浓厚氛围,阅读正成为市民的生活新方式和文明新风尚。截至目前,涪陵图书馆的读者借阅卡达到11.5万个,占比超过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每年图书馆的到馆读者达到36万余人次。

去年,涪陵区成功入选全国“书香城市”。在全国“书香城市(区县级)”论坛上,首都图书馆副馆长陈坚对涪陵给予高度评价:涪陵在“书香城市”发现活动中,注重人文情怀,尤其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形成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出独特的阅读推广效能。

据了解,“涪进斋”作为涪陵“城市台灯”的重要载体,是赓续涪陵文风文脉的务实之举,与即将建成的“长涪汇——书香涪州”相结合,通过创新阅读形式,实施多元阅读优质体验,开拓新的阅读品牌,推动形成全社会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打造最具书香气息的人文涪州。

“全体涪陵图书馆人和‘书香涪陵’文明实践志愿者,将用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争做阅读推广的‘点灯人’,让‘涪进斋’的灯光成为点亮涪陵城市的亮丽风景线。”区图书馆馆长刘争说。

“不关的灯,不灭的理想。”当你想读书、想学习的时候,这里随时都在——“涪进斋”24小时城市书房位于涪陵城区滨江大道区图书馆附楼。文图/记者 周庆 谭艳华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