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青菜头又添三个新品种 各展所长破“卡脖子”难题
日期:2023-03-01
字 号:


“涪优928”测产现场

眼下正是青菜头收砍时节。近日,在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的示范田里,三个丰产、优质的青菜头新品种成功测产,这意味着推陈出新的“涪优”系列新品种将很快普及田间地头,为全市数百万菜农带去福音。

“你们两个就在中间砍成一个长方形。进去一点,对!就是那个位置。”2月26日,在位于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的渝东南农科院示范田里,绿油油的一片青菜头长势正好。测产人员分工合作,分别从示范田的前、中、后三个点位随机挑砍出50个青菜头,现场检测青菜头品质和产量。

现场测产人员徐明友在计算出测产数据后介绍:“从现场测量情况看,‘涪优928’的优势很明显,亩产达2500多公斤,现场测收的50个青菜头只有两个空心,皮筋含量和空心率比较低。”

作为渝东南农科院榨菜研究中心多年科研选育的新品种,“渝早100”亩产2500公斤左右,具有早熟、丰产、低皮筋的特点,上市时间比本地青菜头品种提前了近一个月,可有效缓解种植户在青菜头集中砍收期面临的人手紧缺难题。也可作为早播鲜食青菜头栽培,上市尝鲜时间从以往的12月提前到11月上中旬,提高了青菜头的经济价值。“涪杂5号”属于中晚熟、丰产、抗病、低空心新品种,亩产最高,达到2750公斤到3000公斤。“涪优928”属于中熟、低皮筋、低空心、丰产品种,亩产2500公斤,是渝东南农科院在国内率先培育出的榨菜加工专用杂交新品种,适宜在川渝海拔500米以下榨菜加工原料主产区栽培。作为空心率、皮筋率双低的品种,“涪优928”能够解决加工企业一直以来面临的“多皮筋、多空心”的“卡脖子”难题。

“从大面积的现场测产结果来看,‘涪优928’的空心率比较低,较大面积品种能够降低20%以上。它的皮筋含量也相对较低,较大面积品种能够降低10%以上。”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榨菜研究中心主任沈进娟高兴地说,“对于加工企业来说,低皮筋、低空心,再加上含水量相对比较低,这样的青菜头加工成菜率高,能够帮助企业提质增效,能够生产出更优质的榨菜加工产品。”

据了解,青菜头是涪陵榨菜的原材料。经独特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涪陵榨菜,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之一。据统计,全国种植的300多万亩青菜头中,有近200万亩集中在重庆市。全市20多个区县数千家榨菜股份合作社、数以万计的农户从事榨菜种植、加工和出口。这得益于一代又一代青菜头品种的不断更新,目前榨菜已经成为我市特色龙头品牌。

沈进娟介绍,今年下半年开始将大规模推广种植这三个新品种,这样就形成了早、中、晚熟的配套品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有效助推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刘洋 夏雷)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