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涪陵御锣传习所授牌成立
日期:2023-03-29
字 号:

涪陵御锣协会成员到周煌墓前演奏

3月24日,涪陵御锣传习所在涪陵区文化馆(区非遗中心)正式授牌成立。这表明作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涪陵御锣的官方传承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涪陵御锣的传承保护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涪陵御锣是涪陵区非常有名的民间传统音乐。御锣是一种打击乐与吹奏乐相结合的锣鼓音乐,演奏场面舒闲而气派,曲牌旋律儒雅而深沉,其由来、演变和传承与历史发展紧密相联,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艺术研究价值。

公元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一代名臣周煌卒于京师,乾隆皇帝追赠其为太子太傅,赐祭葬,并诏令苏锣乐队一路伴送归葬故里涪陵,后苏锣演奏技艺流入涪陵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融入地方音乐元素,成为一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因其最早来源于皇帝赐赠,被尊称为御锣,又因主要流传地为涪陵,故世人称之为——涪陵御锣。2009年,涪陵御锣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传统文化,涪陵区文旅委提出了建立涪陵御锣传习所的计划,旨在加强对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和管理,促进涪陵御锣演奏技艺的传承和推广,让涪陵御锣这一非遗项目得以保护和发展。

“涪陵御锣目前的传承人、学员、爱好者仅有30余人。我们非遗工作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做好涪陵御锣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职责十分重大。”涪陵御锣传习所负责人李婧说。

李婧介绍,涪陵御锣传习所将依托非遗传承人和音乐专家,建立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学员们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非遗文化学习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御锣非遗文化。同时,涪陵御锣传习所将在区文化馆活动中心建立传习场地,并将涪陵御锣的传统文化进行展示,同时配备专用的传承培训教学用具,除了教授非遗技艺之外,还将举办各种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周煌故居展示、非遗表演、非遗进校园讲座、成渝两地对外交流等。(记者 何乾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