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队队员在涪陵页岩气平台作业
4月2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获悉,随着对复兴侏罗系页岩油开发工艺的持续优化,复兴区块页岩油生产取得阶段性战果,目前累计产油突破20000吨,呈现出“气油并进”的良好局面。
加大勘探开发科研投入
钻井施工提速明显
2020年初,在泰页1HF井测试求产取得重大突破后,涪陵页岩气田成立复兴区块工作组。复兴区块气井开采时油、水、气同采,且普遍结蜡严重,开采难度很大,在国内没有先例。涪陵页岩气田不断升级改造设备、持续优化开发技术,形成了机械清蜡、油嘴控压、抽油机排水采气等开采技术,复兴区块机械钻速不断提升、钻井周期有效缩短、测试产量不断提高,勘探开发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泰页1~3HF井刷新区块凉高山组水平段日进尺最高、机械钻速最高2项纪录;兴页L1HF井创全井钻井周期最短、全井平均机械钻速最高、常规LWD导向水平段最长3项纪录。在压裂技术攻关上,技术人员采用适应性压裂工艺,不断调整压裂工艺参数,成功优化了“限流射孔+投球转向”“均匀射孔+绳结转向”、一体化变粘减阻水等多项新技术,在页岩油气井测试产量提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复兴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成本。
生产开发取得阶段性战果
助力改善川渝地区能源格局
涪陵页岩气田于2012年12月开始建设,2014年3月进入商业开发,是川气东送管道重要气源之一,也是我国首个进入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已为长江经济带沿线70多个城市送去了绿色清洁能源。
涪陵页岩气田复兴区块横跨重庆市梁平、垫江、忠县、丰都和涪陵5个区县,是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富集的重要地区,该区块初步计算油气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目前已投产16口井,累产油超2万吨,累产气1800万方,这是西南地区原油供给格局的重大突破。
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将有利于改善川渝地区贫油富气的能源格局,对于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川渝地区具有重要作用。(记者 喻文萱 刘雷)
□新闻链接
2012年 在涪陵区焦石镇部署钻探焦页1HF井,11月28日放喷测试获得日产20.3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实现中国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
2013年 焦页1HF井投入试采,正式拉开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序幕;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全年建成产能5亿立方米,产气1.42亿立方米,实现当年开发、当年生产、当年见效。
2014年 原国土资源部宣布设立“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示范基地”;第五届世界页岩油气峰会授予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国际先锋奖”。
2015年 涪陵页岩气经涪王管道正式进入川气东送管道;;焦石坝区块一期产建项且如期建成50亿立方米产能,年产气量攀升至31.67亿立方米。
2016年 部署在南川区水江镇的涪陵页岩气田二期产建项目首口开发井——焦页108-6HF井获得工业气流。
2017年 气田圆满建成100亿立方米产能,年产气量攀升至60.44亿立方米,比2015年增长近2倍。
2018年 中国石化、重庆市政府共同授予涪陵页岩气田“百亿方产能基地”称号。
2019年 涪陵页岩气田获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2020年 国内首个页岩气三层立体开发评价井组——焦页66扩井组的4口气井连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
2021年 气田累产气量突破400亿立方米,年产气量达到85.13亿立方米。
2022年 焦页12扩平台12口气井完成电驱压裂施工,,创下5项国内纪录,,标志着涪陵页岩气田全电驱压裂技术进入世界领先水平;;焦页18-S12HF井顺利完钻,创下我国页岩气井水平段最长、水平段“一趟钻”进尺最长两项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