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涪陵页岩气运用国产化旋转导向技术单趟进尺超3000米 刷新中国石化国产化旋转导向施工水平段最长纪录
日期:2023-05-05
字 号:


涪陵页岩气田采气生产平台

日前,涪陵页岩气公司利用国产化旋转导向仪,完成焦页18-S11HF井的钻井施工任务,“一趟钻”进尺达3210米,全井钻井周期46.98天,优质储层钻遇率达100%,刷新中国石化国产化旋转导向施工水平段最长纪录。

页岩气开发需采用长水平段钻井技术,让钻头穿越页岩气富集地层,修建页岩气逸出的地下“车道”。由于地下情况复杂、地层起伏大、水平钻井距离长,使用常规随钻钻井仪存在测量零长长、滑动钻进效率低、井眼相对不规则、优质储层钻遇率低等难题。而旋转地质导向仪就像地下“巡航导弹”一样,可以在几千米的地下自动识别井下状况,灵活控制钻进方向,准确命中气藏“甜点”,实现地下高效精准“百步穿杨”,可提高气藏控制范围和采收率,大幅缩短钻井周期,提高气井产量。

因自动化程度高、精确度高,旋转地质导向技术代表着当今世界石油工程的最高水平,多年来被国际大牌石油工程公司垄断,设备购置成本高、技术服务费高,成为制约气田效益开发的“卡脖子”技术。

2020年,涪陵页岩气公司引进了中国石化经纬公司自主研发的旋转地质导向仪。公司和施工单位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常年驻守井场,和钻井队员密切配合,不断优化国产化旋转导向技术,有效解决了常规定向施工技术滑动拖压严重、轨迹控制难度大、钻井时效低等问题,同时保证了井眼的规则程度,使井眼轨迹更加平滑,减小井下风险和后期施工难度,提高了轨迹控制精度与优质储层钻遇率,确保了施工作业的高质量完成,验证了国产旋转导向工具各模块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截至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国产化旋转地质导向技术已运用5井次,施工成功率达81%。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攻关耐温175℃的高温旋转导向系统,开展系统可靠性研究,提高系统在高温、强振动等复杂工况下的施工可靠性和适应性,以适应白马、凤来等深层和超长水平段井的钻井施工。(戴莹 林安国 记者 喻文萱)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