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农田 提质增产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2023-05-08

科技人员演示水稻秧盘播种器操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劳动节前后的广袤乡村,到处都是耕种的繁忙景象。春季备耕,技术先行。春耕春播以来,重庆市渝东南农科院科技特派团组建了多个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涪陵区及周边区县各乡镇,开展送服务、送技术、送指导等科技助农活动,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各类技术问题。

武陵山乡是涪陵区避暑胜地,也是涪陵区高山玉米的主要产地,武陵山鲜食玉米一直深受避暑游客喜爱。近年来,武陵山乡政府提出了打造武陵山优质玉米品牌,走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的产业发展思路。

渝东南农科院玉米科技创新团队适时开展实地调研,提出了发展高山甜糯玉米,通过品种筛选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生产高品质鲜食玉米,走高质量发展产业道路的技术思路,并与武陵山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选派科技特派员组成高山鲜食玉米科技服务小分队,为武陵山乡鲜食玉米提供技术支撑。4月以来,渝东南农科院高山鲜食玉米科技服务小分队接连在武陵山乡开展育苗盘育苗技术指导和培训,并就苗期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影响鲜食玉米种植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现场指导,在玉米成苗的关键时期尽心“护航”,确保优质玉米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涪陵区大顺镇3900余亩传统农田,于2022年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促进现代化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改造以后,如何充分有效利用这些标准农田开展农事生产,成为首要问题。

渝东南农科院水稻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充分调研后,提出开展有机水稻生产,发展高端稻米产业,走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发展路线,和晟泰香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了技术服务协议。4月,水稻育秧正当时,渝东南农科院水稻科技服务小分队及时为大顺镇林和村晟泰香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水稻生产基地带来了新选育的优质低镉吸附的水稻新品种“忠香优904”,以及机插秧盘育苗技术,现场讲解种植技术并帮助播种。该技术相较于传统育秧方式,育秧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中药材产业是涪陵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涪陵太极集团着力于全产业链发展,在涪陵大顺镇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今年,重庆市渝东南农科院中药材科技服务小分队接到企业邀请,对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充分调查,提出了建立示范基地发展林下淫羊藿种植的产业规划,并从淫羊藿品种筛选、种子沙藏及育苗技术、地布栽培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协助企业生产。4月,正值淫羊藿生产旺盛时期,团队成员前往大顺镇基地查看淫羊藿生长情况,并进行植株采样用于药用有效含量检测,监测药材品质,为种植农户保驾护航。

高山蔬菜品质优、单价高、市场好,是高海拔区域农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然而因十字花科根肿病引起的土地复种指数低成为了高山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渝东南农科院高山蔬菜科技服务小分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涪陵大木乡、武隆双河镇、城口县北屏乡等地的高山蔬菜种植农户提供了“鲜食玉米—甘蓝套种技术”及“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生物防治技术”服务,并在多地开展甘蓝育苗、玉米移栽、抗旱保墒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春日的田野里、土地上,到处可见渝东南农科院科技服务小分队忙碌的身影,他们带去了科技的种子,也带去了丰收的希望,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坚实守护者和推动者。(记者 冉冉 渝东南农科院供图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