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6月16日为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本月,由涪陵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涪陵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全区各(园区)乡镇街道、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和企业积极参与,以“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为主题,以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第22 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发动全民参与,扩大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
涪陵应急救援队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强化理论学习
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
各(园区)乡镇街道、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紧紧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特别是安全红线重要论述,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发表评论文章或心得体会。
各企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班前会”“以案说法”等活动交流学习体会,进行警示教育。通过活动,以非常明确、非常强烈、非常坚定的态度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
涪陵区应急管理局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围绕活动主题
推动安全宣传“五进”
结合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要求,各企业集中组织观看有限空间、动火作业、检维修、委外作业、防火灾等安全教育片,并张贴宣传画。
积极参与“十大逃生演练科普视频”展播、“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赛、线上“逃生演练训练营”“自救福利大派送”“安全伴我行”安全文艺创作比赛等活动,组织学习《2022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案例》。
组织安全宣讲志愿者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知识大宣讲活动,确保活动宣传全覆盖。组织各主流媒体及新媒体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及时发布各类安全风险提示信息。
开展应急科普“五个一”宣传活动:鼓励学校师生阅读一本安全应急科普读本,号召家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动员乡村开展一次农机安全技能培训,推动社区开展一次电动车充电安全自查,组织企业职工绘制一张逃生路线图。
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化宣传,在楼宇电梯广告屏、邮政网点电子屏、社区电子阅报栏、户外LED屏及公交车、船舶等交通工具显示屏持续滚动播放安全公益广告,在交通枢纽、商业街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高速路口、过街天桥、农村“坡坎墙”等醒目位置,广泛张贴或悬挂安全标语、横幅、宣传画等
涪陵区举行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统一着装仪式
聚焦专项行动
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活动
持续宣贯安全生产法,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定职责,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践诺”活动。围绕国务院安委会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要求,积极组织宣传报道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带头研究组织本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带头落实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发挥管理团队和专家作用、带头对动火等危险作业开展排查整治、带头对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排查整治、带头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活动。
广泛开展“动火作业、有限空间、检维修风险我知道”宣传活动,落实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督促企业对电焊工等危险作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向从业人员发放岗位风险告知卡和安全操作卡。
开展“外包外租大排查”活动,企业在宣传栏张贴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知识,开展外包外租典型违法案例专题警示教育,对外包外租项目开展一次大排查,坚决纠正或取缔违法违规外包外租项目。
发挥地域特色
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开展集中宣传活动,6月16日,各(园区)乡镇街道、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将结合各管辖区域和行业实际,创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重点面向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集中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以及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安全知识和避险逃生技能等科普知识。
加强公益宣传力度,现场发放安全应急科普资料,展示应急管理前沿技术和科技装备,广泛张贴、悬挂、播放宣传海报、宣传标语和公益宣传片,大力营造安全宣传浓厚氛围。
创新媒体宣传形式,邀请有影响的公众人物、行业专家、媒体人员等开展“主播讲安全”“专家查安全”等活动。
泸州市应急局与涪陵区应急局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急管理框架合作协议
坚持全民参与
组织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活动
企业根据本行业领域事故特点,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开展一次从业人员自救互救技能培训,让全体从业人员时刻牢记安全生产岗位责任,熟知安全逃生出口(或避灾路线)。
农村地区要针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火灾等事故灾害进行逃生救援应急演练。
城市社区要针对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等场所进行风险防控和逃生救援应急演练。
学校针对学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地震逃生、防溺水,家庭要针对燃气安全、电动车充电安全以及高楼火灾逃生等,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情景模拟、实战推演、逃生演练、自救互救等活动。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开展人人查隐患活动
组织安全生产专家和媒体记者,深入重点行业领域采访,结合“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大检查”“明查暗访”等工作,曝光重大事故隐患和突出问题。
设立举报奖励机制。通过发放公开信、投放商圈广场大屏宣传、设置村居宣传专栏,以及在工矿企业、建筑工地、交通站点、加油站等重点部位张贴12350宣传海报横幅等方式,宣传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举报微信小程序”“安全生产曝光台”“12350举报电话”等举报渠道,同时鼓励企业全员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在主流媒体公布1至2件“一案双罚”,以及安全生产行刑衔接(含危险作业罪)等各类典型案例。(文/蒋莹整理 图/区应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