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渝东南农科院了解到,该院育成的2个玉米新品种“涪糯2号”和“陵2012”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评审委员会审定。其中,“涪糯2号”为渝东南地区首个甜糯玉米品种。
涪糯2号
在位于涪陵区江北街道的渝东南农科院试验田里,农艺师们正在对“涪糯2号”的亲本植株进行观察、授粉、杂交。据了解,重庆山地现有的甜糯玉米推广品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采收期短以及品种严重退化等问题,为了优化品种,渝东南农科院通过聚合甜、糯隐性基因,开创性地创制了一批携带糯质基因的双隐性育种材料,打破了甜糯玉米品质提升的技术壁垒,整个材料创制、加代提重、组合组配、品种筛选过程历经12年,最终选育出的“涪糯2号”在全市的玉米区试中,食味品质评分位居第一。
审定证书
渝东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中心主任邸仕忠介绍:“‘涪糯2号’的母本优势主要是产量高、抗性好,父本是品质高、花青素含量高。因此,最后通过杂交得来的‘涪糯2号’,具有甜、糯、香的特点,是一个比较优质的杂交品种,未来的推广前景相当大。”
据介绍,近年来,渝东南农科院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玉米研究,除了“涪糯2号”,本次通过审定的“陵2012”也是通过技术创新选育的新品种,它能很好地适应重庆地区的极端高温天气,具有耐热、抗旱、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同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渝东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中心主任邸仕忠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发挥优势,在种质资源创新上下功夫,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种优势,再把科研技术优势转化为商品,打造特色‘土特产’品种。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品质,通过品质优化打造优秀品牌。同时,紧紧围绕‘科创+’‘绿色+’,加强‘院地合作’,联合种植大户,推动高山绿色鲜食专用玉米产业发展。”
文/记者 蒋欢 实习记者 施露
图/记者 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