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锦绣洲广场上举办的埃及尼罗尺石刻特装展
10月13日,埃及尼罗尺石刻文化亮相涪陵锦绣洲广场,与白鹤梁有相似功能的古代埃及水位设施遗存以复原模型形式展现在市民面前,展示了古埃及人民的水文智慧。
在世界大河的版图中,除了白鹤梁题刻,还有埃及的尼罗尺石刻也是古代长期延续的人水关系的实物遗存和见证,也是埃及大河文明的智慧和象征。古埃及人对尼罗河水位的观测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以观测洪水水位为主。在今天埃及多地的神庙还遗留有古代的水位测量标尺,这些就被称为“尼罗河水尺”。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尼罗河水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把水位标刻在河流的岸壁上,第二种是利用伸入河中的阶梯作为水位标记,第三种是通过导管把尼罗河水引入竖井或水槽中,水位标记则刻画在井壁或水槽中央的立柱上。
展示活动现场的工作人员刘争介绍,当天的埃及尼罗尺石刻展示复原了阶梯和立柱式样的尼罗河水尺。市民任杰说:“之前我只晓得涪陵白鹤梁这个水文化,没想到古埃及人对水文化也有这么深的研究。”
据了解,中国和埃及作为世界上目前仍保存有水位观测实物遗存的水文遗产国家,从2021年起,启动了中埃水文遗产联合申遗可行性论证工作。本次2023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期间将举行中埃联合申遗国际学术研讨。(记者 温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