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根笔直耸立的高压电线杆、一条条新架设的高低压线路、一台台布点于田头村间的变压器,还有村屋农舍墙壁上悬挂的崭新智能电表……这些供电设施焕然一新,为涪陵区珍溪镇村民用上放心电和安全电提供坚强保障。
半夜起床打米的日子成过去
11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珍溪镇大林村村民袁礼家时,他正在用打米机打米。
供电有保障了,袁礼打米开心了
袁礼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就在一个月前,用电难还是他的心头之患。由于电压不稳定,白天打米机根本带不动,他只能调好闹钟,选在半夜用电量低的时候开始打米。每遇刮风、打雷天气,村里停电是经常的事,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一个多月后,袁礼和村民们的用电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调闹钟半夜起床打米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全村的电量完全够用了,电压也稳定了,从早到晚用电都没有问题。”袁礼高兴地说。
大林村属于百汇供区接入村之一,之前该村共有6台变压器,配变容量为360千伏安,户均容量仅有0.72千瓦。通过改造,该村现有变压器13台,配变容量为1160千伏安,户均容量达到2.33千瓦,供电能力增加了3倍,而且消除了供电安全隐患。
同心协力破解用电难
大林村的用电难题得到彻底解决,只是珍溪镇党委、政府解决群众用电难的一个缩影。
珍溪镇百汇片区供电面积约90平方公里,覆盖百汇、中峰、仁义、大林等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涉及片区居民约4.5万人的生活用电。由于历史原因,百汇片区电网建成投运后没有进行升级改造,电网网架薄弱,安全隐患较多,用电质量得不到保证,群众反映强烈。经过多个部门和区、镇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百汇片区供电问题终于有了结果。2022年12月27日,百汇片区正式移交国家电网,在三年内完成升级改造。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珍溪镇党政领导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于主题教育始终,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切实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专题研究推动百汇片区电网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协调电力部门、区级有关部门、村(社区)负责人,针对电网改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化解,并组织辖区内的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开展现场视察和督导,多措并举推动改造进程。
“目前,我们已投入电网改造资金5817万元,重点对供电主线和安全隐患较大的台区进行新建、改造,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供电质量。”川东电力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善春说,截至2023年11月,已完成新建珍义线19公里、新建珍峰线5.6公里、改造百汇线10.7公里等3条10千伏网架项目和8个村(居)111个台区改造,惠及农户7100户。2024年,公司将计划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安装变压器56台,解决余下4400余户农户的安全用电问题。
珍溪镇党委书记石以超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查回访”闭环工作体系,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夏林 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