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综保区:稳中求进 全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实现新提升
日期:2024-02-08

涪陵综保区主卡口 涪陵综保区供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起步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涪陵综保区坚持从长远大势认识当前形势,保持定力、把握规律,全力以赴推动外资外贸等核心经济指标保稳提质,实现经济运行稳中求进。

2023年的年末对涪陵综保区来说,可谓喜讯频传,11月,综保区二期项目通过联合验收组验收,实现全域封关运行;12月,综保区先后入选市级2023年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基地,获评市级2023年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总投资8200万元的贸易加工产业园(一期)项目也顺利竣工投用。

2023年,涪陵综保区在涪陵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和功能优势,紧密围绕“54321”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推动涪陵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涪陵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涪陵新篇章贡献了综保区力量。

稳中求进 抢抓机遇下的全力以赴

据海关总署1月12日发布的2023年全年进出口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涪陵综保区经济运行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上行。2023年涪陵综保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9.4亿元;规上工业产值27.64亿元,同比增长41.38%;营业收入139.21亿元,同比增长9.45%;全口径税收5.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

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涪陵综保区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持续增强发展动能。2023年,涪陵综保区围绕构建“433产业体系”多点布局、全力招商,共签约引进项目10个(其中重点项目2个、外资项目1个),协议资金8.59亿元,协议产值34.5亿元,协议税收3.4亿元,协议进出口额14.79亿美元。

涪陵综保区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更大。以数字赋能为抓手,新引进“一外资平台、两龙头品牌、一网销中心”:引进首家数字经济外资平台——中薪数字经济平台项目,引进标普云、才兴邦两大行业龙头服务品牌,成功落户中沃网销平台西南总部项目,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平台数字经济产业集群,2023年数字经济项目实际运行31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税收4.9亿元。

在引进优质企业的同时,涪陵综保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依托区内产业聚集,打造总部结算、灵活用工、国际贸易物流、跨境电商、加工贸易五大产业示范园,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家、规上工业企业2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0家、数字化车间1个、技术合同成交额4714万元,荣获中国(重庆)农产品加工业创新设计大赛新科技类金奖1个。

成为2023年度全市唯一市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获批市级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基地,更是突显了涪陵综保区发力产业转型升级、抢抓发展机遇的成效。

持续推进 环境优化背后的双向奔赴

涪陵综保区负责人介绍,企业选择落户涪陵综保区,看中的不仅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和功能优势,还在于综保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好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不仅促进了企业发展,也为园区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供了底气,这是一种双方奔赴的努力方向。

2023年,为了加快企业发展,涪陵综保区新(改)建、续建项目4个,完成投资约1.027亿元,切实统筹细化各建设项目,推动实现了“三投用一动工”。其中,综保区二期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2023年7月底启动建设,短时间内高效组织建设施工,完成监管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于11月13日通过联合验收组验收,实现全域封关运行。贸易加工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8200万元,目前已竣工投用,两栋标准化厂房从层高设计到大型货梯安装均考虑到并能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总投资390万元展厅装饰工程项目,目前也已动工并完成施工图设计和项目前期工作。

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涪陵综保区坚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叫响做亮“服到位、零距离”营商环境品牌。2023年8月,涪陵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涪陵综保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政策保障和服务保障,以最大诚意、最优环境为园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涪陵综保区的企业服务专员分别负责区内加工贸易、总部结算、仓储物流、跨境电商等类型项目,对所有入区企业提供“7×24”小时服务,积极探寻“互联网+企业服务”模式,做到企业“‘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对于企业落地综保区的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均由服务专员代为办理或协助办理。此外,服务专员每周至少两次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遇到的生产、生活困难,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023年,涪陵综保区积极协调海关、税务、外管、银行等部门,举办座谈会、政策宣讲会等15场次,为企业答疑解惑及提供政策建议。

“现在,综保区企业遇到问题,都愿意找企业服务专员聊一聊,听听他们的意见。”涪陵综保区负责人说。

据统计,2023年,涪陵综保区累计向上申请获批各类扶持资金572万元,涵盖加工贸易、跨境电商两大业态,惠及企业10家;为区内企业减免厂房、仓库租金约12万元。涪陵综保区新增区AA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2家。

坚定前进 谋招商谋服务谋新合作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涪陵综保区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做好“赛马比拼”工作,动态晾晒成效,持续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切实把党的领导嵌入综保区发展、融入外向型经济发展全过程,推进综保区核心经济指标稳中求进。

涪陵综保区将以加强招商引资为抓手,做大园区经济总量。坚持挖掘存量和拓展增量两手抓,围绕“四大产业”深度谋篇布局,加快拓展新业态、引进新项目、提升新功能,围绕重点产业做好强链补链,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拓展特色功能,壮大产业集群,逐年提高综保区业务在全区外贸中的占比。将以“433”产业发展体系为主导,发扬“走出去”战略,强化向上沟通,积极参展办展,拓宽招商渠道,重点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项目,重点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加工类及物流类引领性产业项目,不断夯实保税产业基础。将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围绕消费型和生产型服务业领域,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跨境电商产业,加大跨境电商招引力度,做强做优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积极构建培育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特色产业加速集聚。

与此同时,涪陵综保区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关键,高位推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落地落实,不断强化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园区发展方式转变,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奋力推动现代化新涪陵建设行稳致远。一方面,用好自贸试验区涪陵联动创新区的政策优势,推动持续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和投资便利化,推动建立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涪陵联动创新区建设,聚焦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转变政府职能等领域,加快复制推广自贸区试验的经验和做法,建设形成更加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政策体系;涪陵综保区还将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用好用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帮助涪陵及周边内、外贸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利用两种资源,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和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

涪陵综保区负责人介绍说,在坚定前进的步伐中,2024年涪陵综保区将继续加强开放合作。在2023年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打造成效初显的基础上,协同相关区级部门,按“四平台+一中心+N个海外仓”思路进一步打造全球榨菜出口基地暨榨菜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同时,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化与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院合作,在2023年已编制《涪陵综合保税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路径研究》《涪陵综合保税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涪陵综合保税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库策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中蒙合作,推动以“蒙肉南下”为基础的肉类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截至目前,涪陵综保区已有市场主体1511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限上商贸企业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据了解,在2022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涪陵综保区考核成绩居全国138个参评综保区第73位(同比提升2位),居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参评的58个综保区第21位,评估结果均为“B类”,实现进位争先。

2024年,涪陵综保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链结双循环、服务双城圈”目标定位,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开足马力,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优势、政策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紧紧围绕全年实现外资外贸、营业收入、全口径税收等核心指标正向增长目标,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保税物流、数字经济等产业业态,全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实现新提升,助推涪陵“三高地三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涪陵新篇章。(记者 温显杰)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