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涪陵区坐拥长江与乌江,境内河流湖库众多。近年来,涪陵切实担起上游责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草长莺飞背后的环保搬迁
初夏,李渡长江大桥南桥头的南岸浦区域,草长莺飞、生机勃勃。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曾是一个为涪陵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化工企业——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南岸浦厂区(以下简称“中化涪陵化工”)。
中化涪陵化工始建于1966年,是国家重点磷复肥骨干企业,2019年工业总产值约18亿元、利税5200万元、职工人数1200人。随着企业发展,烟粉尘收集设施不到位、污水收集不全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副产物磷石膏大量增加,因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部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在长江边堆积形成“污染山”。
为了保护一江碧水,涪陵区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投入32亿元,推进中化涪陵化工环境问题整改。通过三年攻坚克难,历时34个月,中化涪陵化工克服了新厂址选址变更、安全、稳定等困难,于2019年10月31日全面停产。投资近2亿元,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磷石膏库生态环境修复,建成磷石膏渣场渗滤液污水处理站1座,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该类废水稳定达标排放;覆膜、覆土、复绿和排洪疏水系统整治780亩,搬迁影响区域内居民13户57人。
目前,南岸浦厂区已打造成为城市复绿休闲公园,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特色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榨菜是涪陵的一张名片。对榨菜这一特色产业,涪陵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制定细化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升榨菜废水治理能力,创新制定行业排放标准,推动榨菜行业从传统作坊式、分散式生产逐步向集中、规范、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变,从“一粒种子”到“一碟小菜”再到“一个产业”,生长在绿水青山的“青疙瘩”变成“金疙瘩”。
近年来,涪陵区组织召开榨菜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现场培训会,对全区40家榨菜企业进行了全覆盖环境检查,进一步规范榨菜企业精细化环境管理,督促企业完善榨菜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水超标预警、应急管理处置和运行故障报告机制。同时,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采取“四不两直”形式,以现场检查、夜间突击检查、远程视频监控巡查等方式,对榨菜企业开展暗访暗查,确保榨菜企业生产废水达标排放、废气达标排放和固废规范处置三个100%。
如今,涪陵的水环境持续向好,长江清溪场、乌江菜场沱和麻柳嘴、碧溪河百汇等国考、市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长江、乌江涪陵段干流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涪陵老百姓在一江碧水的良好环境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记者 温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