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龙头港国铁货场,工人们将货品搬运进集装箱
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时,赋予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紧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提出要在构建内陆高水平开放新格局上发挥关键支撑作用,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为国家向西向南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贡献。
紧扣新定位,涪陵区委六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区域枢纽”支撑,在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中展现大担当、作出大贡献。
便捷高效物流体系已成形
7月1日,一列搭载着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装箱班列,从涪陵龙头港国铁货场缓缓驶出,开往广西钦州港站。随后货物将运往新加坡、意大利、墨西哥等11个国家。
涪陵龙头港是重庆市三大枢纽港口之一,也是重庆市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点工程。“今年3月30日涪陵龙头港铁路专用线开通以来,该专线已累计发送货物2622车、16万吨,到达货物2264车、12.3万吨,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铁路物流中心涪陵西营业室货运副主任张铃晨介绍。
“该专用线的开通,不但为我们节省了中转运输时间,还大幅降低了我们的运输成本。”成都创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刘兵说,他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对货物进行全过程跟踪,查看货物当前位置、在途轨迹、预计到达时间等,以便合理安排取货时间。
走进位于新妙镇的韵达重庆快递物流基地,智能化分拣中心正在快速运转。该基地三期总投资近21亿元,已建成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用于快递中转操作的9万平方米,规划日产能达800万单。
在整个物流大环节中,分拣是最为繁琐的一环,时效、错分直接关系到物流时长。而眼前这套智能分拣体系,操作员只需把快件放上传输带,扫描机就会自动进行数据识别,然后按照既定程序将快件传送到下一个环节的分拣主线和装车口,每小时的处理量高达6万票,高效率、零差错,让快递更快捷。
韵达快递重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称重一体的五面扫描机和终端智能的自动分拣矩阵构成的智能分拣体系,相比传统的分拣体系,优势在于提升了分拣的效率,也减少了错分给整个分拣体系带来的负担。
随着畅通高效的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涪陵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定位日益凸显。2024年一季度,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2928标箱、同比增长55%,货运值4.1亿元、同比增长47%。
通道经济持续向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与此同时,涪陵还成功获批全市唯一的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承载城市,持续扩大粮食分拨、仓储、运输、加工产业规模;涪陵综保区二期通过国家验收、全域封关运行,获批市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和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基地;成功获批榨菜类和船舶海工类两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市首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与RCEP(东南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国家、东盟10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32.8%、91.9%、8%。积极培育物流企业,截至2023年底全区共有规上物流企业66户,物流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2户,3A级物流企业6户,居全市第三。
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善重庆国际贸易营商环境服务平台政策和信息库,为280家外贸企业搭建政策公开渠道。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强化“7×24”小时通关保障,实现报关单“日清日结”、货物“即到即检”。深化涪陵——泸州物流金融区域合作,创新建立“四库一机制”,共享共用物流金融统计制度,推进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融资收支便利化,2023年对东盟跨境结算量达6.1亿美元。
下一步,涪陵将在建设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上多维发力,在放大“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上融合聚力,在提升开放平台深化开放合作上善用巧力,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枢纽”支撑,在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中展现大担当、作出大贡献。(文/记者 夏林 勾潇洒 图/记者 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