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涪陵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涪陵区人民政府区长刘忠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5年主要任务,涪陵区将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努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做贡献。区人代会列席人员、区住建委主任陈松涛,区人大代表、区交委主任王强余,区人代会列席人员、区农业农村委主任代富荣,区人大代表、荔枝街道办事处主任毛超,区人大代表、马鞍街道党工委书记毛晓东,区政协委员、区文旅委副主任杨哲做客涪陵区“两会”新闻会客厅,接受了涪陵区融媒体中心主持人的访谈。
主持人:您作为区人代会列席人员参会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有何感受?新的一年,涪陵区住建委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陈松涛:政府工作报告内涵丰富、作用重大、意义深远,既充分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吹响了“十四五”收官冲刺的号角,又全面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为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冲刺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谋篇布局之年。涪陵区住房城乡建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突出城市建设扩投资作用,紧跟城建“六大攻坚行动”,深入实施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城市片区更新、城中村改造等重点任务,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向好、建筑业平稳发展;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纵深推进村镇建设,设计好、建设好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等项目,持续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努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紧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主动服务“再靠前”、精准帮办“再优化”,主动面向园区、企业收集疑难问题,积极打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立足服务项目助发展,全力服务来涪投资重大项目,优化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管全流程服务体系,推动项目建设提档加速,助力再造一个“涪陵工业”。
主持人:您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感受?新的一年,区交通运输委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呢?
王强余:我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感受是涪陵区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高分报表,积蓄了跨越发展的强劲动能,展现了昂扬向上的奋进姿态。
2025年,区交通运输委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锚定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两大定位,以《交通强区建设5年行动方案》为基础,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抓规划谋前期。编制好“十五五”规划,全力搭建“一刻钟中心城区、两刻钟涪陵全域、三刻钟涪陵区县”和“一小时主城都市区、两小时重庆市域、三小时毗邻省会”的铁公水空现代化多式联运的骨干交通网络,高效融入全国、全市交通大格局。二要抓项目稳投资。通过推进“五铁三高五港五路两空”等20个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全力发挥交通投资的压舱石作用,力争全年完成投资35亿元。三要抓政策争资金。要继续抓住国家超长期国债政策利好机遇,储备并加快推进8个国道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用好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处理好83膄船舶、211辆纯电动出租车、20辆纯电动公交车的报废更新。四要抓降本惠民。积极构建集疏运体系,力争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升级公交数字调度系统,投用公交人脸识别系统,新开行小巷公交、定制班线客运6条,开通一批涪陵至中心城区、毗邻区县和重点乡镇的定制客运。五要抓安全保稳定,努力实现“一不突破,三不发生”。
主持人:您列席会议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有何感受?新的一年,区农业农村委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代富荣: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工作落点实,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区“三农”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目标,明晰了发展路径,让人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
新的一年,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将以推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在全市成为样板和建设农业强县为目标,迭代更新工作思路,努力让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我们要守牢“两条底线”: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继续实施耕地“非粮化”整治、撂荒地复垦利用、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确保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二是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保持帮扶政策稳定,持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扎实做好低收入群体增收,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抓好“三个提升”:一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发展壮大“1+2+X”现代农业产业,在持续做优做强榨菜产业基础上,加快立华牧业肉鸡和涪陵黑猪项目建设,促进生态畜牧高质量发展。二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统筹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革命”,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聚力打造出2条和美乡村示范路线。三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深入推行“数字化+清单制、积分制、院落制”乡村治理模式,让群众更多参与到村民自治中来。要强化“两个支撑”:一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持续培育青菜头、水稻、畜禽等优良新品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0%以上。二是强化农村改革支撑。加快推进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力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主持人:您作为区人大代表参会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有何感受?新的一年,荔枝街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毛超: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全面、内容丰富、目标明确、举措有力,为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涪陵建设、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支点、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市域副中心城市“一支点一枢纽一中心”作出了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的部署安排。
2025年,荔枝街道将聚焦“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细化举措的颗粒度、提升落实的穿透力。一是当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接续交出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努力在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担重任。二是打造基层治理的先锋队。推进“141”基层智治体系与6个“荔刻”系列品牌融合,不断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经验,解锁基层治理的“幸福密码”,形成具有荔枝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三是创建城乡发展的新样板。持续实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品质之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扮靓和美乡村新画卷,推进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四是守牢平安建设的大后方。持续运用好“荔刻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荔刻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坚决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主持人:您作为区人大代表参会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有何感受?新的一年,马鞍街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毛晓东:政府工作报告的7个“着力”,展现了涪陵区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作贡献”的涪陵担当。政府工作报告的9个“向”,既指明了新一年努力的方向,更体现出全区人民的坚强决心。
新的一年,马鞍街道将围绕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突出“抓落实,求实效”,干字当头,以学促干、以干促成,全力推动街道工作上台阶、走在前。一是打好稳进增效“组合拳”。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实现GDP增速7%以上,培育低空经济新业态,全年招引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广拓税源促增收,实现财政增长10%以上,抢抓政策机遇期,力争上级资金1亿元以上,进而带动社会投资增长,确保投资增速5%以上。二是下好改革创新“先手棋”。协助打造环长江师范学院创新创业生态圈,迭代升级“141”基层智治体系,先行先试“空中城管”等综合应用场景,以数据流打通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提升数字赋能成效。三是打好除险固安“攻坚战”,探索舆情监管、统战工作、城市管理、警社联动等“多网合一”模式,擦亮“马上调 安心解”矛调品牌,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筑牢安全防线。四是用好强企富民“连环招”,增强服务本领,着力培养懂经济、会招商、善数智、勤服务的干部队伍。高效服务企业,培育“四上”企业5户,发展科技型企业12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长效服务群众,推动“四下基层”常态化,“民呼我为”事件处置满意率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有效服务“三新”,搭建“鞍驿站”阵地,关心关爱“三新”群体。
主持人:您参会聆听了区委书记黎勇的讲话和区政协工作报告,有何感受?您作为区政协委员,今后的工作有何打算?
杨哲:黎勇书记的讲话,高度凝练地总结了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让人备受鼓舞!描绘了2025的宏伟蓝图,对发展充满信心,令人非常期待。区政协工作报告实事求是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各项工作亮点纷呈、特色彰显、成绩斐然。我深有体会的是,区政协高质量组织承办了川陕渝荔枝道申遗及沿线文旅产业协同发展联合协商会议,深化了涪陵作为荔枝道起点城市的共识,推动荔枝道申遗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区政协积极推动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涪陵文旅取得历史性突破,武陵山大裂谷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榨菜历史记忆馆、周煌故居、陈万宝庄园等一批具有涪陵辨识度的文旅产品焕新开园。
作为政协委员,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一是积极参加政协各类会议和活动,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广泛联系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素材,反映好社情民意;三是认真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委员工作室的相关工作,努力推动荔枝道、白鹤梁题刻等联合申遗工作取得新进展。(涪陵区融媒体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