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党建赋能“微治理” 串起居民“微幸福”
日期:2025-02-20
字 号:

微改造后的熊家院子

近两年,涪陵区同乐镇以寿坝村熊家院子为试点,以院落为单元、以党员为骨干、以和美为主线,打造巴渝和美院落,用院落“微治理”串起居民“微幸福”,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院落微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新路子,破解了农村“自治单元大、服务管理难、村民参与度低”的难题,创新推出“共建美家美户、共治和美院落、共享和美乡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党建品牌。

院落“微治理”成效显著

走进寿坝村二组,熊家院子巴渝和美院落的大型醒目标牌彰显出它面貌的巨变,如今的“熊家院子”沿线布局设置了“碉楼文化”“同心议事”“熊家记忆”文化地标,其中“我在寿坝有块田”、议事亭等设施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这里已经俨然成为同乐镇最特别的所在。

此前,该镇制定出台了《同乐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形成紧密配合、齐抓共管、高效协作的强大合力。同乐镇党委、政府在“熊家院子”精心组建1名党建指导员+1名院落长+3名村民代表“小院管家”团队,创新提炼“开门说事、会商议事、共同谋事、公开评事”同心议事工作法,成功把矛盾化解在最小单元,促进137件矛盾纠纷在院落内部化解,有力助推全镇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尤其是寿坝村熊家院子群众以投工投劳投物等方式反哺由镇党委、政府主办的重庆涪陵同乐羊肉产品推介会,让活动举办得更显温馨、更具民意。

目前,熊家院子已经形成党建指导员、党支部书记、院落长等不同时段“坐诊”接待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加强沟通交流,现场释疑解惑,有事好商量的新风正气。针对复杂矛盾问题,党建指导员、村干部、院委会成员、驻村干部、法律顾问等共同会商,实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村的治理实效。在共同谋事过程中,熊家院子充分发挥院委会力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引导群众为院落、村居建设出谋献策,把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好项目”。院委会从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环境卫生、遵纪守法等维度,每年开展1次“好邻居”评选活动并上墙公示,营造出了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微改造”为和美院落塑形

同乐镇党委、政府突出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围绕“污水看不见、走路不湿脚、休闲有去处”的目标,精心实施院落微改造。

同乐镇以聚焦难点、除险固安为指导方针,紧盯农村排水不畅、屋面渗漏、墙体开缝等农村危旧房,修缮屋面7000余平方米、外墙面3000余平方米,建设生产道路65.3公里,完成农网改造1000余户,实现重要场景5G网络全覆盖。坚持村民作主、党员作为,实施“村民主导、建设先行、补贴跟进”模式,广泛动员群众,通过投工投劳投物等方式,累计折合出资近270万元,成功改建1000余户庭院。更换破损门窗67处、加固破损墙体128处,消除C、D级危房21处。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原则,成功打造580余户具有鲜明特色和高辨识度乡村民居,不仅美观大方,还具有很强可塑性。

“微文化”为和美院落赋能

同乐镇在对熊家院子的打造过程中,厚植文化底蕴,精心打造“微文化”名片,充分挖掘寿坝地域文化、红色文化、家族文化,并对其新型服务功能进行拓展,聚焦对传统业态的转型升级,为和美院落建设注入文化内涵,已经实现区域农文旅有机融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目标,这是同乐镇在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中一张靓丽名片。

同乐镇创新推出一个文化节会、一组标识符号、一套文献资料等“七个一”文化工程项目,通过举办70余场次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凝聚了人心,稳定了情绪,传递了温暖。着力打造寿坝岁月、院落公约、熊家记忆等应用场景,深度释放乡土文化、红色文化、家族文化等文化新魅力,让老百姓触摸旧日时光,唤醒儿时记忆。构建“1+3+5”先进典型培育体系,围绕“文明同乐”主题,组织“好邻居、最美家庭、孝顺儿女”三大评比活动,开展“致富能手、产业新星、治理向导、服务标兵、推广达人”五类先进评选,近年来共选树典型人物36名,培育乡土网红17名、“新农人”42名。(文/何正文 记者 袁晓露 /记者 袁晓露)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