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促进司编著的《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汇编》出版,全国共有245个案例入选。其中,涪陵区《菜乡结绳:非遗传承“她力量”托起乡村美好生活》上榜。重庆市共有11个案例入选。
结绳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如今,涪陵妇女用勤劳的双手为其赋予了新的价值。菜乡结绳工作室由涪州结绳手工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张沉静牵头成立。“开设结绳工作室,就是让为了让更多人‘无门槛’培训上岗,特别是为贫弱、残疾的‘妈妈’群体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张沉静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沉静想出了一套“3+3+3”结绳手艺人培训模式。
“3+3+3”即三免费: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平台、原材料;三个零:零投入、零成本、零风险;三不限:不限年龄、学历、场地。
涪陵区荔枝街道黎明社区居民李学敏多年前因突发恶疾,行走能力受影响,长期只能用双拐代步,她也因此被许多单位拒之门外。2017年,在张沉静的邀请下,她加入了“涪州结绳”大家庭。
李学敏通过学习结绳技艺,逐渐成了结绳工作室优秀的结绳培训师。几年下来,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市级“巴渝巧姐”和涪陵区“自强劳模”称号。在李学敏的带动下,更多妇女、残疾人加入了结绳工作室。
通过这种模式,截至2024年,该工作室已在当地培训上万人,3000余人开始独立承接订单(其中1/3为贫疾弱残),月均增收1000~3000元。
如今,妇女们手上的一条条小绳,为她们织就了不一样的人生。工作室制作的央视春晚纪念手绳、涪陵文创纪念品等系列产品不仅在重庆各大景区销售火爆,还走出重庆,销往全国。(记者 洪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