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智造升级与创新突破双轮驱动 重塑涪陵经开区产业基因
日期:2025-04-24
字 号:

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工作人员演示远程操控挖掘机

2024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指出,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一年来,涪陵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首位战略,工业发展迎来历史性跨越。随着2024年10月涪陵工业园区成功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定名涪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座长江经济带上的工业重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为重庆市第四个国家级经开区,涪陵经开区核心区【即涪陵高新区(涪陵综保区)】以1303亿元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据全区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用智能制造与科技创新书写着新时代的产业变革答卷。

智造革命重塑传统产业基因

走进重庆美心翼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全自动桁架机器人正在精密加工压缩机曲轴,这条耗资数千万元改造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工序无间断衔接和人机协同作业。

“机器人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生产节拍限制,单线产量提升15%至25%,产品精度大幅提升,这是我们向工业4.0要生产力的成果。”美心翼申总工程师蔡吉良介绍,这家深耕精密制造17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墨西哥海外基地布局和北交所上市,已成长为全球压缩机曲轴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在涪陵经开区,这样的智造蝶变正在批量上演。鑫源汽车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生产体系,企业显著提升了制造效率,为城配物流行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奠定基础;重庆科宝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条连轧、退火一体化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占地面积缩减80%;重庆南瑞博瑞变压器有限公司打造的配电变压器智能制造示范产线建成后将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目前,园区内的企业相继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以“智造”实力诠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价值。

硬核科技孕育产业新生态

在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的科创中心,一场建筑业的革命正在发生。ALC条板安装机器人灵巧地托举起近吨重的墙板,通过激光定位系统实现毫米级安装精度。

“传统需要6人配合的工序,现在只需1人操作平板电脑、一人辅助安装即可完成。”该研究院市场经理甘庆峰展示的智能建造矩阵,已衍生出搬运机器人、防水卷材铺贴机器人等十余款硬核科技产品,发展了10多个研发团队,引进了4家科技企业落地涪陵。

这种创新裂变在涪陵经开区的多个领域同步展开。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的MOFs材料中试平台立足国家重大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MOFs功能多孔材料与MOFsilter分子智能技术产业化为核心,在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生态环保、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卡涞科技为轻量化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奠定基石;达新半导体、玻芯成玻璃基芯片技术开辟半导体生产新赛道;昕磁科技的心磁图仪为心脏检查提供新的选择。目前,涪陵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正积蓄强劲动能。

“四链”融合构建产业新格局

当前,作为涪陵工业的主战场和主阵地,涪陵经开区正在打造创新要素的强磁场。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园区围绕打造重庆“33618”、涪陵“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三大产业基地。

站在新的起点,涪陵经开区正锚定再造一个“涪陵工业”目标,以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攻方向,加速向2000亿级园区迈进。这座长江畔的工业新城,正以新质生产力为笔,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版图上勾勒出先进制造业的时代画卷。(记者 冉富月 蒋沛洋)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