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涪陵跨境电商产业跑出“加速度” 构建双循环发展新图景
日期:2025-04-30
字 号:

涪陵综保区

作为重庆内陆开放重要支点,涪陵区依托“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综保区”双区叠加优势,推动跨境电商产业从进口为主向“买全球、卖全球”双向发力,构建起数字化驱动的跨境贸易新生态。截至2024年,涪陵综保区跨境电商企业一线进出口额累计达2.86亿元,订单销售额4.87亿元,出区包裹超78万个,缴纳综合税近4000万元,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从“单一进口”到“双向赋能” 平台经济激活产业带

自2020年起步以来,涪陵跨境电商最初以进口日化美妆、保健品、母婴用品等商品为主,3家涪陵综保区内企业旗下6家运营公司中,5家采用“1210”进口模式,1家创新“保税展示+快速配送”新零售模式。

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涪陵瞄准川渝特色产业出海,于2024年打造“涪陵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及全球泡(榨)菜出口平台”,该平台整合500余家物流企业、10余家报关公司及50余个物流口岸,形成“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体系,贸易网络覆盖美、日、韩、东南亚及欧洲市场。

涪陵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及全球泡(榨)菜出口平台于2025年1月正式运行,4月11日召开的推介会吸引10余家金融机构、40余家川渝企业入驻,初步形成集企业孵化、数据融资、海外推广于一体的农业跨境电商产业带。

重庆市粟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开中透露,截至今年一季度,粟米进出口贸易额已超三千万元,下半年将依托涪陵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及全球泡(榨)菜出口平台实现保税仓与海外仓联动,助力川渝泡(榨)菜及农副产品走向全球。面对国际贸易环境挑战,有关部门政策“组合拳”正为企业保驾护航,帮助跨境电商企业抵御和防范风险,将风险化到最小。

三大优势凸显 跨境电商重塑贸易格局

相较于传统贸易,涪陵跨境电商展现三大核心优势:通过数字化平台直连产销两端,减少中间环节,海外仓布局使配送时间缩短、物流成本下降;中小企业和个人卖家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进入国际市场,打破传统贸易对渠道和资金的依赖,高效匹配个性化、小众化需求;“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等便利化通关措施,相比传统贸易大幅提升清关效率。

涪陵高新区(涪陵综保区)管委会自贸发展部专员熊源鑫介绍,跨境电商正推动区域经济“三重变革”:倒逼传统制造业向柔性化、定制化转型,实现“数据反哺生产”;降低中小企业出口门槛,仅需基础电商运营即可参与全球贸易;催生跨境主播、海外营销等新职业,带动就业的同时构建多元化贸易体系,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

陆海联动赋能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与长江经济带交汇优势,涪陵龙头港已形成“铁公水”多式联运网络,常态化开行涪陵至钦州铁海班列、涪陵至武汉沿江班列,着力构建“陆海联动、内外统筹、多向互济”的开放发展格局,“通道+枢纽+物流+商贸+产业”综合效应加速释放。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政策红利叠加的背景下,涪陵正构建“产业带+数字化+全球化”的跨境电商生态圈,推动榨菜、柑橘等川渝特色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卖全球”,同时引入全球优质消费品“买全球”。

作为重庆经济大区、制造强区,涪陵正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勇担重任,成为重庆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随着跨境电商与产业带、交通网的深度融合,一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双循环发展新图景正在涪陵加速显现。(记者 冉富月 蒋沛洋)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