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体彬(左)走访调研企业
“挂职让我不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我要以湖州南太湖新区为实践课堂,以浙江改革经验为行动教材,开启挂职淬炼新征程。”近日,赴浙江挂职干部王体彬谈及自己实践锻炼的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
王体彬是此次挂职锻炼中唯一一个挂职在经济发展主平台(新区管委会)的同志,现挂职担任湖州南太湖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挂职前,王体彬是涪陵区马鞍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办事处副主任。挂职后,他积极转变角色,以湖州南太湖新区为实践课堂,以浙江改革经验为行动教材,开启挂职淬炼新征程。
思想破冰 更新发展理念
南太湖新区于2019年6月2日挂牌成立,是浙江省大湾区建设首批确立的“四大新区”之一。“新区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是这里始终有比学赶超、勇争一流的精气神。”王体彬说,湖州南太湖新区的每个人都在日常的工作中体现出“勇担当、善创新、重实干、立潮头”的新区精神,聚神聚力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
工作中,王体彬先后走访了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孔辉科技西南生产基地项目于2023年8月落户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填补了重庆在新能源汽车空气弹簧领域的行业空白。”王体彬说,在涪陵区招商引资中,要以“10+18”产业链为图谱,根据现有产业基础,依托龙头企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精准寻找在产业链条有扩大产能意愿,并且还未在西南布局的企业,这样才能更好地收集有效信息。
新区滨湖街道璟悦社区城市书房已成为周边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通过城市书房的基础性功能服务和咖啡店美好氛围完美融合。“目前,涪陵还依托图书馆、长涪汇等载体,在江南城区打造了‘涪进斋’、鹤鸣书院、福慧儿童书局、默羲涧等城市书房。”王体彬说,涪陵高新区作为科创高地、人才集聚地,可通过文化赋能,助力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更有品位。在城市综合体、商圈、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探索“商企共建”模式,与购物中心、冷饮茶舍、轻食甜品等商家合作,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打造特色主题书房,助力书香涪陵建设。
知行结合 推动经验落地
学习有期限,思考无止境。王体彬说,新区有很多先进的做法,值得学习。新区建立了“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月度例会工作机制。单月开例会,单数月以会议形式召开,通报全区项目双进工作情况、项目谋划情况和要素争取情况,招商、经发、建设等涉及经济报表的部门均要汇报每月经济指标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举措。双月督查看,双数月由委领导领衔,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组团赴各街道现场督看重点项目或企业。“不管是抓经济、抓项目,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打法,要树立目标引领,差距管理,过程控制,通过定期的调度和督查,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湖州创新打造了“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营商环境品牌。恳谈会每周三确定一个交流主题,邀请5—6名民营企业家,与企业家交流发展中的困难问题。湖州常态化坚持“周三见”与“季节性”“活动式”的政企联动不同,雷打不动、不见不散的“周三见”让企业家更有“盼头”。湖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作为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品牌,通过常态化、机制化的政企互动,有效解决企业难题,提升服务效能,提供了可借鉴经验。“在涪陵区可以打造‘涪企通·政企同心’政企恳谈品牌,以‘涪企通·政企同心’为主题,打造集政策宣讲、问题收集、诉求解决、决策咨询于一体的常态化政企沟通平台。”王体彬说。
“挂职锻炼是一笔宝贵的成长财富。”一路向前冲的王体彬给自己定下目标,不仅要完成规定动作,还要做出亮点。“将‘湖州经验’转化为‘涪陵方案’,这是我的职责,更是我的使命。”王体彬说。(记者 黄维娇 实习生 孔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