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在“菜臻多”蔬菜基地参观
5月14日,涪陵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履职项目化”集中活动,全区各镇街纷纷立足人大代表的行业特点、资源优势,围绕民生需求、产业发展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代表家站点、学校、田间地头等,通过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代表履职项目活动。
大讲堂助力非遗文化进校园
5月14日,由涪陵区人大常委会指导,涪陵区图书馆、涪陵二十中主办的望州大讲堂:非遗进校园——古琴技艺展示活动在涪陵二十中学术厅举行。
活动现场,涪陵非遗传承人李光荣为学生讲述古琴的历史、构造、演奏技巧及文化内涵。古琴爱好者还登台分别演奏了经典琴曲《黄莺吟》《阳关三叠》《关雎》《流水》,琴箫合奏《梅花三弄》,让学生们在琴声中感受春日灵动、聆听古人送别的深情、品味《诗经》中的悠远意境、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绝响及梅花凌霜傲雪的风骨。活动中还通过互动问答、古琴体验等环节,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古琴,零距离触摸古琴的温度,聆听历史的回响。
涪陵区人大代表、涪陵二十中校长曹新月表示:“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我将继续创新做实‘代表履职项目化’工作,扩大传统文化传承在校园的影响力,真正成为群众的‘代言人’‘贴心人’。”
果树管护技能培训助产业发展
5月14日,涪陵区“人大代表履职项目化”活动——南沱镇水果采摘季暨果树管护技能培训在南沱镇睦和村果林度假村举行。
区人大代表刘家奇介绍了涪陵区水果产业现状及南沱镇水果种植概况。他说,南沱镇作为涪陵重要的水果产区,近年来在品种改良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提升管护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随后,来自区经济作物发展中心、助农企业家杨万里团队及清溪供销社的专家依次就水果采摘、销售策略、嫁接技术、科学施肥及日常管理等内容进行讲解。专家结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及果树生长特点,为果农提供了实用性强、操作性高的技术指导。
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果农的专业技能,也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助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
探讨设施农业助力农业增收新路径
5月14日,一场聚焦设施农业发展的专题交流活动在涪陵区龙潭镇举行。区人大代表杨光燕与龙潭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种植户约5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设施农业助力农业增收的新路径、新方法。
活动现场,杨光燕围绕设施农业(借助人工设施,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肥力等环境因素,突破自然条件限制,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现代农业方式)这一主题进行讲解,并列举了大量数据与实例来分析设施农业的优势。
谈及设施农业对农业增收的实际意义,杨光燕说,设施农业不仅能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她提出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市场对接、注重品牌建设等发展建议,希望助力更多种植户投身设施农业发展。
现场培训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
5月14日,涪陵区人大代表、大顺镇人大代表、天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夏闳缤结合自身专业,发挥代表作用,组织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现场培训。
培训现场,夏闳缤向参加培训的镇人大代表、中药材种植户等讲解林下种植灵芝的地块选择、气候条件、日常管护等技术要领,并向大家介绍灵芝种植园安装的智慧弥雾灌溉系统。夏闳缤还带领大家参观林下多花黄精育种育苗基地和种植基地,详细分析黄精种植的市场前景、培训黄精种植技术,介绍天同公司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黄精合作计划。
中药材种植户杨勇说:“大顺镇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基础较好。通过参加现场培训,坚定了我对林下中药材种植市场前景的信心,我将继续种植紫苏、前胡等中药材,同时带动其他农户参与种植。”(记者 陈洪生 温显杰 袁晓露 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