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山城匠星王飞: 以创新之力撬动“榨菜+”产业新格局
日期:2025-05-20
字 号:

工作中的王飞

在长江与乌江交汇的涪陵,榨菜产业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传奇。作为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食品研发技术骨干,王飞用十几载创新实践,与团队一起让传统榨菜从佐餐小菜蝶变为百亿产业,让百年榨菜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科技破壁: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之路

“要让榨菜走出坛坛罐罐,就必须突破想象边界。”2011年入职的王飞,始终在探索榨菜价值的更多可能。2024年中秋前夕,当“榨菜月饼”的创意提出时,团队曾面临技术困局:高水分榨菜直接影响月饼保质期。通过上百次试验,她创新性将榨菜蜜饯化处理,既保留独特风味又破解了保质难题。这款兼具咸甜风味的跨界产品一上市即成爆款,带动涪陵黑猪、特色面点等产业链协同发展。如今,“榨菜+”已衍生出休闲零食、健康轻食等产品,仅轻盐榨菜单品年销量就突破亿包。

在涪陵榨菜研究院的实验室里,王飞团队的技术攻关仍在继续。面对国家低盐饮食倡导,他们首创“三段式脱盐技术”,实现榨菜减盐30%以上,这项突破不仅摘得中国调味品创新特等奖,更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为解决肉菜结合的工业化难题,王飞历时24个月、50余次配方调整,成功将榨菜肉丝、肉臊等家常菜转化为标准化产品,使涪陵黑猪等畜牧产业与榨菜产业融合,实现了“一顿健康餐”产业融合构想,为区域特色农业资源整合开辟新赛道,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

产业蝶变: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重构

王飞的创新实践,正是涪陵“榨菜+”战略的生动注脚。这座长江边的中国榨菜之乡,正以科技创新重塑产业基因。种业攻坚,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收集全球芥菜种质1500余份,培育出“高山青”“渝机6号”等19个青菜头新品种,在国内率先实现青菜头杂种优势利用,广泛用于全国80%以上的青菜头种植区域;智造升级,投建全球首条智能榨菜生产线,探索榨菜盐水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创新开发榨菜酱油等衍生品,实现“一根菜到一滴油”的全值利用;数字赋能,搭建区块链溯源系统,迭代升级“榨菜产业大脑”,构建“种菜帮手、加工助手、营销高手、监管能手、服务好手”等5个应用场景,通过直播电商、智慧出口等平台,让涪陵榨菜远销80余国,品牌价值突破379亿元。

站在即将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的备战台前,王飞仍在反复雕琢酱腌菜制作工艺。“榨菜创新永无止境”,这位“山城匠星”的目光已投向更远方——创造出更多“榨菜+”产品,让百年榨菜在科技与传统的碰撞中,开启新的传奇。(文/记者 夏林 图/受访者提供)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