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岩题刻
李家祠堂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其中涪陵区两处文物——北岩题刻、李家祠堂榜上有名。
北岩题刻
北岩题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点易社区,小地名点易洞。地处长江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坐北朝南,背靠306省级公路,南望长江,东面300米为涪陵十三中学,西面植被茂盛。当地气候温暖,空气湿润,民居较集中。
北岩题刻分布在东西长146米,高16米的天然崖壁上,凿刻的年代为宋代、明代、清代等。题刻有正方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各种书法体,典型代表题刻。有北宋黄山谷题刻“钩深堂”,南宋朱熹题刻“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伦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明代金书“点易洞”,清代谢彬书“北岩”,冯康书“栖隐”深浮雕塔分三层。题刻均为阴刻,字迹端庄秀丽,遒劲古朴。
北岩题刻对研究涪陵区地方人文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李家祠堂
李家祠堂位于涪陵区大顺镇大顺村5组,小地名李家祠堂。整个建筑长42.7米,进深32.2米,占地面积1374平方米,建筑面积2748平方米。三合院布局,悬山式房顶。现存正厅、左右厢房、院坝。正厅面阔五间,进深8.2米。两侧有龙凤雕刻图案的垂柱及雕花、人物垂柱等。柱础形状有两种,一种为六棱形的荷花柱础,一种为动物形像柱础。驼峰为彩绘的动物花草雕刻。正厅两侧各有一个连结灶房的圆形门,左右厢房部分木质构件有风化、腐蚀现象。院坝为条石铺设。50年代修缮粮仓时拆除正厅的部分梁柱及戏楼,2008年整修了部分已损毁的房顶、垂柱及梁架等。
1927年,涪陵县农民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因此诞生了涪陵农民协会。李家祠堂对研究大革命时期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图/涪陵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