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一场形式新颖的青菜头种植收购订单合同签订仪式在涪陵区龙潭镇举行。涪陵区榨菜集团首次采用与村集体、农户及加工户(合作社)同步签约的模式,一举签下来自龙潭镇各村(社区)的6000吨青菜头收购订单。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涪陵榨菜这一传统产业在探索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此次签约的核心在于构建更为紧密稳固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涪陵区榨菜集团创新性地采用了“企业+村集体+农户”与“企业+加工户(合作社)”相结合的双轨订单模式。前者通过村集体与种植农户签订收购订单,直接锁定原料来源,稳定了农户的种植预期;后者则与加工户或合作社签订半成品加工订单,明确了质量标准、交货方式等细节,形成了从田间种植到车间加工的完整、可控产业链条。这种系统性的订单农业模式,在涪陵榨菜原料收购史上尚属首次。
为确保原料品质,本次订单对青菜头提出了明确且严格的标准。要求原料外观色泽鲜亮,形态以类圆球形或纺锤形为佳,肉质洁白肥厚,严格剔除不合格品,并控制小规格菜头的比例。同时,对清洁度和运输环节也作出了细致规定,从源头保障榨菜产品的优质安全。
在收购政策上,实行了指导价与市场价相结合的灵活机制。确定了雨水节气前800元/吨的订单收购指导价,节气后则根据市场行情随行就市。这一安排既为农户提供了前期的收益保障,也增强了企业在市场波动中的适应性。销售流程上,引入数字化手段,订单种植户需通过“榨菜产业大脑”平台进行预约销售,或持线下确认单交售,实现了高效便捷与规范透明。
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订单合同的成功签订,为完成本年度全区青菜头产业目标(外运鲜销65万吨以上、成品榨菜产销57万吨以上、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60亿元、确保农民人均榨菜纯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探索不仅稳定和拓展了优质榨菜原料来源,更通过模式创新,有效促进了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为涪陵榨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记者 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