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聚力巴文化保护传承 让巴文化“活”起来
日期:2025-10-31

涪陵作为巴国故都,拥有丰富而珍贵的巴文化遗产,其中涪陵小田溪墓群是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巴文化贵族墓地,出土文物900余件。目前,涪陵正以新的历史担当,全面加强对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涪陵小田溪墓群作为《华阳国志》中“巴先王陵墓多在枳”记载的核心实证,这里出土了编钟、錞于、错金铜壶等900余件器物。墓群展现的青铜铸造工艺与礼乐制度,揭示了巴文化与中原文明的深度融合。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涪陵巴文化研究与发展正蓄力启航。提升研究平台能级,建立与涉巴地区、高校、考古所的协同研究机制。推动研究成果的大众转化,通过出版科普读物、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让巴文化走进公众生活。 

当前,涪陵正全力冲刺小田溪墓群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系统重构本土文物展示体系,通过协商借展、文物数字化等方式,实现小田溪出土文物的“系统性回归”与创新展示。精心打造遗址核心展示区,实现“展、教、研、商”一体化发展。积极对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保护规划》,力争在2028年完成小田溪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联合其他巴文化地区发布主题游径,创新文旅体验。同时,科技赋能文化发展,计划建立巴文化文物资源共享平台,运用数字技术开发沉浸式巴文化展示体系。

通过这些系统性、创新性的保护传承措施,涪陵正努力将小田溪打造成为巴文化保护研究的高地、巴蜀文旅走廊的重要节点,让巴文化遗存真正“活”起来,为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贡献涪陵力量。(记者 黄维娇)


分享文章到: